王荣生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

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与路径

王荣生

阅读教学的基本路径,指能够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基本任务的主要途径。而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根植于阅读教学中“课文”的特性。

一、阅读教学中“课文”的特性

阅读教学所说的课文,即一篇篇选文,它与其他科目中所说的“课文,有本质的差别。

(一)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

在其他科目,教材中的“课文”只是学习材料。数学课的学习对象,是数学的定理、定律;地理课的学习对象,是地理现象及自然规律。学习数学、地理等科目,目的不是去记忆课文中那些表述学习对象的文字材料,而是要掌握和运用数学、地理的知识。阅读教学的课文,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学生所面对的学习对象,就是这篇特定的课文。比如《背影》,学生的学习任务,就是在理解、感受这篇课文,在理解、感受的过程中,学会如何阅读这一特定的课文,并使之迁移到与此相类似的课文阅读中。

(二)课文中有高于学生现有语文经验的元素

在其他科目,课文应尽可能适应学生现有的阅读能力,以便学生能借助教材自学相应的知识。如果课文的表述超过学生的语文经验,那么教师就要转换成更通俗的表述,或借助课文之外的另一些教学媒介,或通过实验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阅读教学中的课文,为了学习阅读的需要,通常要高于学生现有的语文经验。学生阅读一篇课文,比如《背影》,他们现有的语文经验,与理解、感受课文所需要的,往往有较大的落差。

一方面,课文是学习对象,学习任务就是理解、感受这篇课文;另一方面,学生现有的语文经验却不足以理解、感受。这就是阅读教学中,学生所面临的基本矛盾。

二、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

“课文”的上述两个特性,内在地规定着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

(一)帮助学生克服语文经验的落差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任务有两个:第一,丰富、扩展生活经验,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第二,丰富、扩展语文经验,学习与课文理解和感受相呼应的阅读行为,核心是阅读方法。这两个任务相辅相成:只有学会相应的阅读方法,才能获得相宜的阅读理解效果。

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同样也有两个:第一,使学生获得与课文相符合的理解和感受;第二,使学生学会与课文理解、感受相呼应的阅读方法。只有教会学生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才能使学生获得相宜的阅读理解效果。

要完成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关键点是要克服学生的原有语文经验与理解、感受这一篇课文所需要的经验之间的落差。因此,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可以归结到一点,即帮助学生克服落差。对学生而言,必须学会新的阅读方法,形成与所读课文相适应的新的语文经验。对教师而言,必须找到学生的原有语文经验与理解、感受这一篇课文的落差所在,形成足以弥补这一落差的教学内容,并通过合适的教学方法落实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学到、学会阅读的方法。

(二)建立学生与“这一篇”课文的链接

确定一篇课文的教学内容,首先要找到学生阅读这篇课文的落差所在。而要找到落差,必需链接学习主体和学习对象这两个方面。

第一,学习对象。是一篇小说,一首诗歌,还是实用文章?是鲁迅的小说,沈从文的小说,还是欧·亨利的小说?总之,面对的是某一特定的文本,要研读这篇课文:(1)这一特定文本,最要紧的是在什么地方?文本的关键点在哪里?或者说,这一特定文本的特质何在?(2)理解、感受、欣赏这一特定文本的关键点需要学习什么?或者说,如何发现文本的关键点?用怎样的阅读方法,才能获得与课文相一致的理解、感受?

第二,学习主体。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那么,是初一的学生,初二的学生,还是高三的学生?是重点校的学生,还是农村偏远地区教学资源相对贫弱的学生?学生对这种体式的课文有阅读经验,还是对这种体式的课文比较陌生甚至格格不入?总之,面对的是具体的学生,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ue.com/wzpf/85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