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寄情舞动的山林的前世今生

 我喜爱盆景,为的是寄情于树石之中,寻找自然的纯真,感受生命的多彩。伴随着树木的成长,体验生命的顽强和四季变换的美妙。《舞动的山林》是我颇为钟爱的一件作品,相伴十载,树人相知,情深意厚。回顾其两次创作过程,感慨良多。在此理图成文,以作纪念,并特别感谢赠我佳材的吴来顺先生,是他的真诚和信任成就了这件作品。

巧于因借以形赋意

 10年前,这件三角枫已成作品,名曰《山林牧歌》(图1)。好友吴来顺先生培养多年,并在第三届安徽省盆景展斩获金奖。它是一件树石作品,三角枫是一棵连理树,主干下部虚空,作者巧用石头弥补,同时组石造景,表现了“根衔灵石”的效果,塑造了野趣盎然的山林景象,可谓匠心独运。

▲图1山林牧歌三角枫、石灰石盆长厘米吴来顺作摄于年第三届安徽省盆景展

 此桩非常难得,可谓天生奇材。一本所生,高低错落,主次分明。10余条副干犬牙交错,奔趋有势,交织多变,各有姿态,气脉相连,走势趋同,协调呼应,动感强烈。由左而右,顺势而下,犹如冲锋的将士,前赴后继,勇往直前;又如江河倾泻,奔腾汹涌,澎湃滔天……带给人无限的遐想。

 受其感染,我决定借“势”发挥,以树为主体进行改作。在“林”字上下功夫,在“动”字上做文章,以深化其形体魅力。我首先换了厘米长的深盆做进一步培养(图2),力求造景和养桩兼顾,并去掉大部分石头,只留了主石和几块小的点石,目的是运用画理中的“间”字诀,扬长避短,将树木具有强烈流势的连体枝干全部展露出来,已示其美。

▲图2电脑还原改植时树相。杂乱的枝条将作疏理,短红线为枝条的剪裁部位。目的是从宏观上打破平直单调的块面和轮廓线,保持树体气脉的起伏顺畅

划分段落分途培养

 原桩小干达10余个,由上而下,连成一排,交错混杂,条理不清。改作第一步是梳理骨架。按照主次、主从关系,从顶干到尾部,从上而下,以退为进。首先,从宏观上打破平直单调的块面和轮廓线,于乱中理出头绪,找出与主体协调呼应的客体枝冠,裁剪时以保持树体气脉的顺畅为前提。影响整体宏观格局的大枝,无论线条变化多好,也不姑息,坚决裁掉。这样处理后树冠变得起伏错落,疏密有致。其次,落脚于根部及枝部,微观梳理,去掉多余的交错的枝杈,求得顺畅统一(图2~3)。

▲图3剪裁后,枝条变得有序有力。左下前方浮于石头上的3条根很细弱,但很重要,很珍贵,它们是承接树气、求得稳固的保障,它们的存在关乎作品的品质,接下来要重点蓄养。右侧的浮根长而僵直,暂时作为牺牲根保留,目的是扶持顶部枝条的蓄养,待树体完善后去除原主干顶部细弱,需要重新塑造。为保证营养供给,右侧的浮根暂时保留,待树体完善后去除(盆景在培育期,根、干的蓄养及“马眼”封口,经常借助“牺牲枝”、“牺牲根”的生长而达到快速完善造型的目的)。

 三角枫树势强,生长快,在不同的创作阶段,采取的造型手法和养护方法也不同。概括来讲,前期以扎养为主,后期以剪控为主。

前3年,主要以树体复壮和过渡枝的蓄养为目的。养护上大水大肥,使枝条迅速增粗。对于直立而生的枝条,在半木质化时用金属丝蟠扎定位,达到造型目的。

 等骨架定位以后,矛盾就转化了,不再以个别枝条的增生为目的。此时应考虑的是整体枝片的充实,以平衡控制为主,多采取疏芽、摘心、采叶和修剪的方式整形。

 盆景创作不能急于求成,违背自然规律,只能顺应自然之理,巧借天工之意,因势利导,循序渐进。经过6年化育,作品在年风采渐现(图4)。年塑形的重点是尾枝的培育。经过3次摘心、采叶、修剪,树形日臻成熟(图5~7),冬日里艳妆锦簇,光彩照人(图8);脱叶后,铁骨铮铮,灵动舒展(图9)。

▲图4树冠架构已成,只待小枝充实。摄于年3月30日

▲图5下部浮根(牺牲根)剪除后,根的气脉显得更连贯。除顶部尚弱外,其他枝体已较充实。摄于年3月21日

▲图6新叶初绽,别有一番情趣。摄于年3月28日

▲图78月下旬全部采叶修剪后又发出的秋叶,叶小而整齐,为将来的彩妆做好准备。摄于年10月25日

▲图8霜染枫林醉。在冬日的映照下,山林五彩缤纷,令人陶醉。摄于年11月30日

▲图9冬剪后树相。枝脉清晰流畅,整体树势因枝而动,动而生韵,动而“起声”,“声”在树间,如波涛澎湃,又如万马奔腾,雄浑壮观。年11月,作品获“首届中国杯盆景大赛”银奖。但盆的端庄致使地形不显,对山林野趣造成影响

境由心造易盆增辉

 年11月,《舞动的山林》参加“首届中国杯盆景大赛”,荣获银奖(图10)。虽然获奖,但盆器一直让我感觉遗憾,它的厚重感制约了作品画境的表现。展后我即与朱水明先生联系,订购新盆。新盆根据桩材的变化和生境的需要量身定做:一是盆要浅,“有盆而不突出盆”,以烘托山林的地貌变化;二是器形外部线条要起伏流转,不宜规矩;三是要色彩素雅,古朴大方,不宜华丽。

▲图10盆浅景大,野趣凸现。在“国际盆景大会暨亚太盆景赏石大会”上获金奖时的树照。摄于年9月18日

 5个月后换上新盆,作品面貌焕然一新。因新盆的容积和面积比原盆小了很多,山林的高大气场立现。

 行话说“一景二盆三几架”。景、盆完备了,尚需合适的几架予以烘托。传统的桌几过于精致,搭配这件风格粗野的作品,反而会弄巧成拙。我特请湖北孝感的根艺家李焕初和廖世祥先生帮忙,找外形有变化的枯桩裁截为架。依托其天然的外观和本色,使“景、盆、架”三位一体,谐调多趣。

 同年9月,在广州举办的“国际盆景大会暨亚太盆景赏石大会”上,《舞动的山林》荣获金奖(图11)。能在这种高规格的盆展中得到专家评委的认可,除了树木造型成熟以外,改换后的盆架对意境的烘托也起了很大作用。

▲图11几天后红叶初绽,这是撤展前的树照。摄于年9月24日

 三角枫堪称杂木中的贵族,不同季节表现出的风姿神韵各有千秋,落叶前更是红艳华美,楚楚动人。欣赏着多彩的树姿,感受着舞动的灵魂,十年辛劳,烟消云散,心中留下的只有心灵的感悟和情感的升华,这就是盆景创作者的最大收获。

深度阅读

民俗文化意识及瑰宝

合肥将用智能交通解决拥堵难题

高公博根雕界的百态“济公”

文竹盆景制作养护

淮北市年度空军招飞工作即将启动

关于班级家长群,你应该知道的一些“江湖规矩”

有关阅读

心若年轻岁月不老

为什么四季要喝不同的茶?

十三句送给您

憎恨别人对自己是种很大的损失。

人生就是一个又一个圈子

抱怨没有好处,乐观才最重要

格局决定结局

人的一生都是偶然

这七条要有

35岁正处于一个“自我认同”的危机期

文/张志刚

赞赏

长按







































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哪家比较好
那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ue.com/wzfb/18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