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齐美扎西
彼岸,彼岸在哪?
宇宙间,放眼四顾,
星星点点,疏疏落落。
哪有一个叫做彼岸的地方?
哟!
前面有一条河,
一条很大的河,
由亿万发光的星组成的河,
但不是银河,银河是圆的,
这条河却是长的,
弯弯曲曲,无始无终。
那河水都是星,是星星在飞流。
太壮观了。
对了,
有河,就该有岸。
此岸,彼岸。
那么,好好研究一下这条河。
有个东西在晃动,是个人影,好大的人影,两条腿差不多能跨过这条星星组成的河。这人影时而在河中,时而在河外,好像也在对这条河进行什么测量或观察研究,恍恍惚惚,看不清面目,整个是一个影子。
这影子也是由许多彩色的星组成的,这些星也在流动,不是一个方向,而是随着这个影子的动作周流不止,不断地分化、组合、排列。
你是谁?能让我认识你么?
那影子停下来,变成了实在的人,
是个西方人的样子。金发碧眼大胡子。
赫拉克里特雕像面生,想象不出这是谁。
“不认识我不要紧,
你记得有个西方人说过这样一句话吗?”
什么话?
“一个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知道了,
这是一句很有名很有名的名言,
说过这句话的据说是一位哲学家,叫什么来着?
赫拉克利特,
对,叫赫拉克利特!
你在这河里河外转个啥?
“我在琢磨这条河。”
多少年了,你还在琢磨这河,
你不是早就琢磨透了?
说一个人不能……
“别提了,
不为这句没说完整的话,
我也不会在这里徘徊两千四百多年。”
那话有错?那话不完整?
赫拉克利特又跳到河里,
回到岸边,
再跳回河里。
“你看,我第二次进入这条河时,第一次搅动的那些星都流过去了,现在我身边的星是刚流过来的,正在流去。”
这个道理已经很明白了,
要不,大家怎么都知道你是个大哲学家呢?
“问题不在这儿,”
赫拉克利特又跳出来站在那里,
“你看这岸。”
岸在哪?
“你仔细看,
这岸也是物质星球组成的,
不同的是
这岸是暗物质的,不清楚。”
不仔细看不知道,细看还真是,也是很多很多星球,不发光的,它们也在不断运动,当然不是像河一样向一个方向流,是像一些小银河一样在旋转,有旋涡,有湍流。而且生灭不止。
“怎么样?看清楚了吧?
一个人不仅不能两次踏进
同一条河流,
同时他还不能两次踏上同一个岸。
第二次上来时,
这个岸已经不是那个岸了。
内部变化很多代了。”
是这样的,真是这样的,真是一个伟大的新发现,伟大的历史性进步,这个新发现如果传达给人类,不知要引起多大的轰动。
“你先不要激动。
我第一句话蒙骗了全人类,
我第二句话蒙骗了你。”
这话怎讲?
“你刚才看见谁在河里河外的跳?”
你呀!赫拉克利特呀?
“你看到的是一个实在的人,
还是一个由彩色的星星组成的影子?”
是后者。
“那影子中的星星是静止的吗?”
不是,和那河和岸一样,
那些彩色的星星也在徊环奔流不息。
“你为什么看到了我身体这一切的组成和活动呢?”
你的身体有银河一样大,你体内的细胞也放大成了星球,因此我看到了这一切。
“既然你有幸看到了这一切,你还认为有一个实在不变的赫拉克利特在跳进跳出吗?第一次跳进河中的人和第二次跳进河中的人,难道是一个么?”
当然不是啦!
“所以嘛,
我当下要告诉你的是,
一个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也不能两次踏上同一个岸。
甚至,
也没有一条河流、一个岸,
能两次接纳同一个人。
这就是说:
河在流逝。
岸在流逝。
人也在流逝。
迁流不息。
我问你,
河在哪里?
岸在哪里?
我在哪里?”
这真是个大问题。
是啊!
河在哪里,
岸在哪里,
我在哪里?
一切只是个暂有假合的现象而已。
这就像一个树枝上,集聚了一大团蜜蜂,不靠近观察,人们就认为树上挂了个球,挂着一个实在的球。
一旦球中的蜂王飞走,球也就散了。
这就像一支排列严整,步调一致的队伍,蜿蜒行进在路程中。我们在高空中看,分明是一条爬行的虫,而这虫中间必有一个领导,一旦这个领导放弃了指挥,离开了队伍,这虫也就溃散了。
国家、社会、团体莫不如此。
这就是组织。
“人体,动物体,乃至一切物质,莫不如此。这些物质也是组织而成,人体组织,物质元素,都是暂有假合,内里有一个领导,即灵魂,即意志,也即是一个顽固不化的执着体,这个执着体决定着人的寿命和形态。
而这一切,
人们自己却视而不见,
固执地认为有一个实在的自我。
你不是要找彼岸吗?
我告诉你,
凡能踏得上去的都是此岸,
要想找到彼岸,先要找到我,
找到了我,就找到了彼岸,
就找到了一切。”
赫拉克利特一边说着,身体一边放大,大得又像银河一样,成了一个影子,由亿万流动星体组成的影子。忽然中间部位的一些星体发生了爆炸,星星们四散开来,
一切星体都在远去。
赫拉克利特不见了,
河不见了,
当然
岸也不见了。
虚空无垠,
只有一些疏疏落落的星,
在很远很远的方位上眨眼。
那眼眨得神秘兮兮的。
找到了我,
就找到了一切,
我在哪里?
未完待续
终极之问作者:赵文竹(补山老人)本文节选于赵文竹先生作品《终极之问》,该书上半部完成于一九九八年,曾在《洛阳佛教》等刊物上《终极审判》为名连载。年,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下半部脱稿于二零一八年。本书乃修行小说,借故事说理,其中情节皆为虚构,望大家莫作实法解。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图文编辑
清宁
印象赵文竹怎么都好!有声书六祖在哪里?有声书
真佛在哪里?有声书
我与《六祖坛经》的因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