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寒露
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来了
印象里,秋天总在不经意间过去
为了留住秋意
古人将「秋」藏到器物里
清·银镀金嵌珠珊瑚蟹纹簪图自/北京故宫
秋天,这几件雅事必少不了:闻桂、赏菊、吃蟹,剥石榴、摘柿子……可以说,秋就是由它们的形塑而成的。
明清宫廷里有一些以形入器的物件,比如上面这件制成螃蟹形状的点翠簪,就将秋天,用一种非常有趣的方式戴在头上。
明·德化窑白釉蟹式水丞图自/北京故宫
我们现在提到螃蟹,多少隐含些许霸道蛮横的不好象征。其实螃蟹还有八方来财、纵横天下的寓意。
除了制成头簪外,明代宫廷也有螃蟹形状的摆件。上面这件德化窑白釉蟹式水丞,就是其中一件,器型栩栩如生。
秋天必少不了柿子。
不管是它红红火火的色彩,还是“柿柿如意”的谐音,柿子都是秋天最亮眼的果实。
清·文竹金漆里柿子式盒图自/北京故宫
传统器物里有不少以柿子为造型的用具,比如清代这件做成柿型的竹盒。柿子圆润饱满、小巧可爱,是天然的容器形制。
图自/北京故宫
除了柿型容器外,作为吉祥图样,柿子器型的挂饰摆件,也出现在清朝的服饰配饰中,比如下面这件黄碧玺柿形背云。
清·黄碧玺柿形背云图自/北京故宫
背云是清代朝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叫“背鱼儿”。上下有贯穿孔,与佛头塔、佛嘴连接,垂于背后。
石榴的红火与多子,成了秋天最好的注脚。
(右)清·玛瑙石榴尊图自/北京故宫
和柿子一样,石榴的造型也被用于器物上。
这件清宫玛瑙石榴尊,不论是玛瑙材质光润泛红的色泽,还是皱口细颈阔肚的器型,都栩栩如生。
清·石涛《陶渊明诗意图册》局部图自/北京故宫
要说秋意浓,浓在菊中。
“宁可枝头抱香死,不曾吹落北风中。”自古以来,菊就与梅竹兰一起,被称为花中君子。陶渊明采菊东篱下,直接将菊的调性提升到隐士的高度。
清·木雕九九如意——菊花纹如意图自/北京故宫
这件木雕菊花纹如意,以形入器,头部雕刻出了一整朵菊花样式。加之如意本身就是象征意义大于实用价值的吉祥摆件,搭配菊花形制,更显品格。
清·象牙编织嵌染色象牙兰菊纹图案扇图自/北京故宫
菊在传统审美中,是最常见的纹饰图案。
和柿子、石榴等果实不同,相较于以形直接入器,菊更多还是作为抽象纹样出现在瓷器、衣料等物品中。
雍正十二色菊瓣盘图自/北京故宫
秋以菊的形制,时常出现在器物中。
相较石榴、柿子、螃蟹等从形状、颜色、造型等方面还原本形,以菊为器的造型则显得更加抽象,以意代形。
清·青玉菊瓣盖碗图自/北京故宫
这件清代青玉菊瓣盖碗就是一例。单看器型,就是规整的盖碗形制,但在碗身以均匀的瓣状制成菊花盛开的样子,给原本单调的盖碗造型增添了一丝雅致。
图自/北京故宫
菊纹最常见的还是以平面纹饰的形式,出现在瓷器、漆器、衣料等等上。
图自/北京故宫
图自/北京故宫
图自/北京故宫
(左)清同治·黄色缎绣菊花蝠纹椭圆荷包(右)清同治·杏黄色菊蝶纹暗花实地纱画虎皮纹小单袍图自/北京故宫
秋葵,名字里带秋的植物。
但提起秋天的意象,它常常被我们忽略,时常当作一种秋天的应季时蔬。
然而,作为明清宫廷最爱的九秋纹图案之一,秋葵也出现在器物造型上。
清光绪·绿地墨彩秋葵花鸟图盒图自/北京故宫
同样是秋天的代表花,桂花作为装饰图案,则不如菊花出现频繁。一方面可能是桂花的花形小巧,成簇才显壮丽,不像菊花,单朵就成形。
因此桂花常常作为装饰纹样,烧制在瓷器表面。比如下面这件出自一套十二件的桂花花卉纹杯。
图自/北京故宫
清·剔红海棠式盆柿子盆景(局部)图自/北京故宫
要说将秋意完完全全保留下来,清代宫廷的仿生盆景最直接。
受地理气候影响,古代北方无法一年四季都欣赏到各色花朵。于是从康熙时期到清朝末年,宫廷室内一直都陈设各种仿生盆景,为室内“添香”。
清代菊花样式仿生盆景图自/北京故宫
这些仿生盆景,多用红蓝宝石、碧玺、翡翠、玉、水晶、青金石、玻璃等珍贵的原材料制作,看上去珠光宝气、十分奢华。
由于清宫珠宝盆景大多由大臣进贡和帝后皇家贵族间贡献、赏赐及馈赠的礼物,因而材料高贵、做工细致、装饰富丽。
图自/北京故宫
秋,留不住的季节,都藏在了中国传统器物里。
撰文:子之
审稿:初恋、古一翻、大力
图片:除特殊备注之外,图片均来自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