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文竹每一种文化都创造了各自的神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却是我没有认真研读、甚至没有读完的一本书(不像有些书我从头至尾读过好多遍,或许,不完整更添它的想象空间和魅力),它更不会是文学或诗歌、美学之类。

与其说我喜欢这本书,不如说我本性喜欢文化学。因此,这本论文集选这位大家选那位小家都不重要,重要的它是文化学,它所提出的问题总是让我着迷。着迷难道不是一种幸福吗?对!这本书让我幸福不已。

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也是我读得最舒服的一本书。翻到哪页读哪页,并且“不求甚解”。囫囵吞枣,细嚼慢咽,或非吞非嚼,都随我的便。

好像这世上本来就有这本书,它不是被创造出来的,而是被发现出来的。

因为这本收与我的心性吻合,是我启悟与灵感的源泉。每当我的思考混沌一片时,这本书一出现立即烟消云散,清晰的轮廓和复杂的纹理映入我的脑海。好惬意!它是书又不是书。它本身成为了文化。

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主义文化人类学极富启发性,即把各种文化看作系统,并认为可以按照其诸成份之间的结构关系加以分析。文化系统中的普遍模式,是人类思想中恒定结构的产物。如柏拉图的“理式”,康德的“物自体”,皮亚杰的“图式”,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维特根斯担的“家族相似”,本尼迪克特的“模式”,等等,与文化的深层结构是否具有共通╱同性?或说,文化就是一种结构。我甚至想起了热奈特和托罗洛夫的“句法分析”。

对于一本书的影响来说,我反对将学术与人生分离。谁不生活于一定的文化之中?

不管“文化”有多少种不同的定义,我宁可将其看作“圈套”,无形而无处不在。任何最杰出的人物都逃脱不了它(它的摩掌?),文化圈是命运圈。可以说,一个人在这个文化圈是人杰,或许在另一个文化圈是蠢驴。

说到文化学不能不提到美国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她的《文化模式》可谓理论奠基之作,我初步读到时它就在我的眼前打开了一幅文化学地形图。另一部《菊花与刀》分析日本文化就像一把刀子那样入木三分。

谁能逃脱文化的魔掌!

欧风美雨曾一度掀起长江黄河的巨浪。胡适满口“西方”,孙中山和陈独秀反传统喊得比谁都响,可是骨子里还是“华夏”的很。放心吧,这些民族精英是不会被爱琴海淹死的。如今“洋泾滨”满街跑,但叫他们被欧风美雨压得喘不过气来时,早就溜之。

作为一个文学创作爱好者,我的很多灵感都是来自“文化学”。

荣格(?)说了一句很深刻也很有意思的话: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

这句话当然很有文化味,但具体而准确、通俗的解释应是:人首先创造了文化,文化反过来作用于人。在人与文化的长期拉锯战中,人与文化双方都得到了各自的消长,人类社会的进步由此而来。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命运,是一个民族的信息密码,或说全息传承。二十世纪科际整合似为时髦,我认为文化是学科综合、融合的最好方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大百科全书。在这方面,卡西尔、汤因比、本尼迪克特等大师堪称巨人,是他们让文化走向了哲学。每一种文化都创造了各自的神。(1)

(《多维视野中的文化理论》,庄锡昌顾晓鸣等编,浙江人民版)

赞赏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呢
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ue.com/wzfz/11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