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孙文竹教师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教育的功能是什么?康德的一句话说的很好:“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人。”这是我们教育的目的,也是我们教育的首要功能和最终目标,那么怎样的教育才能使一个“人之初”的人发展成一个健全的人,一个有文化、有精神、有品格的真正意义上的人呢?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说简单点,就是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我想这里的习惯既应是生活中的生活习惯,也应有学习上的学习习惯,好的习惯是一个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的前提,是一个人美好品质的最自然的流露,好的习惯可以使人终身受用。

学校的养成教育为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提供了创造了一份氛围,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但养成教育不是一门课,也不是张贴了、宣传了、背诵了各种守则和规范就所能奏效的,更不是安排了几节劳动课、礼仪课、道德课就可以养成的,它需要一个过程,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熏陶、领悟进而流露出来。这就需要我们学校、教师不但要给学生创造这样一个环境,更需要我们教师时时处处做好率先示范作用,正向我们经常所说的:学校无大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节节是楷模。

在学校里,学生与老师长期生活在一起,在学生眼里,老师就是完美无缺的榜样,而且这种榜样还是无法抗拒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试想如果一个经常说话带口病的老师,怎么去要求学生说文明语言呢?因此,对于一些规则规范,我们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率先做到,以教师的示范带动学生的规范。在这方面,我初中时的一位班主任对我影响就很大。记得那是一次早饭后,我们几个值日生边玩边打扫卫生,以至于忘了时间,待预备铃响后,我们几个才急匆匆的回到教室,然后顺手把扫帚、拖把之类的工具扔到门后就回到座位上,不多会,班主任拿着书本来到教室,他看到门后面零乱达到的工具,什么话也没说,弯下腰把它们一个个的摆放整齐,而我们几个不约而同的低下头……

从那以后,我记得很清楚,我们班的卫生一直搞的很好。再后来,我也做了老师,每当我偶尔看到教室的地面上有些废纸,或者黑板没有擦,我没有去责问谁是值日生,而是在条件允许的条件下,自己拿起扫帚、拿起黑板擦,而每一次,总会有学生自觉的从我手中接过这些东西,同时,我还会发现,总有几个同学的带着点点的愧疚……

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它是这么的直接、具体、深刻,不用磨破嘴皮的说教,也不用强行的硬背,只要我们教师有意无意的点点滴滴的努力。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当我们对学生做出表率,躬行身教,做到对学生的“身教”,那么养成教育就会浑然而天成,同时我们教师本身也会不断的提高,不断的进步,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教育学生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教师影响学生的最有效的方法。”

有一本书上说:教育从来不是一张白纸,上面已然鲜花锦簇,林木丛生。而我们更认为,素质教育从来就是一支画笔,画者的心有多大,画布蔓延的就有多远,画者的心有多巧,画下的“爱”就有多美。只有画者先“美”起来,“巧”起来,画布上才会出现更好的风景!









































北京中科白癜风专治白癜风
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合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ue.com/wzfz/119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