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绿感悟教师

白癜风治疗贵不贵 http://m.39.net/news/a_5956907.html

春日暖暖的夜晚,坐在灯火通明的教室晚自修值班,看见教室前面电视机下面的柜子上放着一盆吊兰,春意盎然里的生命力正旺盛,我不知道是那个学生去买来放在这温馨的教室,有几多情意,也给人以几多的牵挂和关爱。看到它,我心为之激动,想起往事,心头也产生许多的联想。

那年我刚参加工作,也从那年起担任了班主任,为了响应学校“绿色校园、美化班级”的号召,经过全班同学讨论挑选了三盆绿色盆景,其中有一盆是文竹,另外两盆我并不认识,也都是长年常青的绿色植物,所以也不知道它们的名字。我也只是记住了这盆看来生气勃勃的文竹。当这些绿色生命来到我们班的时候,我就交待我班的生活委员,落实专人照料这些稀客。毕竟它们也是有生命的啊!

学校事情很多,特别是班主任工作,细而繁多,有时甚至显得忙乱而没有头绪。于是乎,我不知不觉就把那放在教室后面的那抹绿色给忘了。转眼已经快到期末的时候了。大概是由于学习忙,加上是冬季,又一次经过柜子,不经意间看到那盆曾经是那么青葱繁茂的文竹,不知何时已经变成如此衰败,大部分的枝条都枯黄了,只有枝条的根部还有点青色,泥土也是干黄的。于是赶紧拿来一杯水,倒在那花盆里。对于这盆文竹的发展,我并不抱多大的希望,但愿它能活下来就好。对比其它和它一起来到我们班级的两盆植物,我感到这文竹确实显得有些娇弱了!

也许是把这些盆景放在教室后面的缘故,也许是学生和我对它的关心爱护的不够吧。我想这文竹也真娇贵吧,侍弄得不好,就会这样生气而羞愧的自败了吗?

忙碌里还是没能忘记它,也不想放弃它,于是就时常去看看它,适当的给它的盆里浇点水。转眼就是期终考试了,一时又是忙得不可开交,那有点枯萎的文竹犹如一个失去关心的孩子那样又被冷清的置于那里。

寒假开始又很快结束了,学生也都返校了。于是就先到教室转转,却意外的发现了这盆已被遗忘的文竹的新变化,这确实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尽管曾经的满盆青葱根枝繁茂如今只剩下那冷清的三五根枝条,枝上也只有少的可怜的才冒了芽头的毫不起眼的青色,但我发现了其惊人的生命力。那几根青色的芽头正以不可遏制之势向上冒着,虽还柔弱,却显得不可阻挡。不知是那位同学的杰作啊,我心想。如果没有这位学生的细心剪裁,也许我们仍只看到那个花盆中的众多的枯黄的枝条,却不会留意到那满盆枯枝中还矗立着为数不多却新绿娇嫩的新枝吧。有点庆幸我们的同学没有把它连根拔掉扔掉,我在想,这也许就是生命的幸福吧。

由此也想到了一个很普通却也很有生活启迪的故事,题目是《不要在冬天里砍掉一棵树》,故事是讲冬天里父子对一棵树是砍是留的不同态度的故事,有一棵树在寒冬的冷风变得枯萎,看上去仿佛死了,没有生命的活力了,那性急的儿子要砍掉它,可那见多识广的历经生活磨难的父亲却不让儿子砍掉那棵树,到了来年春暖花开的时候,那树就在春风吹拂里长出了嫩枝,在夏天长成了绿荫。

是的,不要轻易放弃,也不要随意砍掉一棵树。

不知怎地,就想到了自己的职业。作为教师,如果能在繁琐中多一份细心去发现每位貌似顽劣的学生的闪光点,加以巧妙的剪裁之法,像对待这盆文竹一样,不放弃对其的信心,那么,我们每位学生都将体会到一种新生的幸福之感吧!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简单的问题常找学困生回答。上课时尽量注意营造快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后反思积极作好课后反思,回顾一堂课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步骤,想一想换一种方法能不能把课上得更好。和同事相互交流,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不用刻意追求什么,只需真心率意而为,也许那一颗颗鲜活而灵动的心灵会因此而变得充实和幸福吧。

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能很不容易。

我想,第一要细心:细心指的是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是做好教育工作、避免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为了解学生我常和他们在一起,中午和晚上基本上都呆在学校里面,以便有更多的时间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了解学生的个性,了解他们的爱好特长和他们心灵的痕迹,了解了学生这些基本情况,才能有的放矢地去帮助他们。了解了学生,才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第二要有爱心:这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爱心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爱心,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爱心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爱是指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爱学生,才能和学生很融洽相处,才能了解他们心灵深处的情感,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三要信心:信心指的是要给学生信心,要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理解学生要从他们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信任学生要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信赖感。信任他们,相信他们,允许他们在成长的过程里有波折,也象那文竹那样有看似枯萎的时候,但还是要悉心关心他们,精心浇灌他们,只要有希望就不轻易放弃,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和兴趣。也会在老师阳光雨露里,展示他们春天里的生命力。有部电影叫《一个也不能少》,也是讲了这方面的故事和道理。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从事的是一项良心工程,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要做好这教书育人的工作是很不容易的,细心,信心,爱心是很重要的方面,只有这样,在教育教学中就能让那些看似文竹看似冬天里枯萎状的很差的学生也能成长发展。

汤见光

感谢阅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ue.com/wzfz/72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