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
齐美扎西
记不得是哪位作家说过:每一道虚掩的门后,都有一个真实的人生。
然而,可惜的是,这种真实的人生,只有在声明“情节纯属虚构”的小说中才得以“艺术地表现”。而在专门表现真实人生的传记作品中却难得见到。
我曾看过几本自传和别人写的名人传记。想知道这些圣贤和英雄是怎样从凡人而成为圣贤和英雄的。然而扫兴的是,从这些传记作品中看,这些圣贤和英雄从出生那天就是圣贤和英雄了。我们这种时常冒出肮脏念头和荒唐行为的人是不可能成为圣贤和英雄的。后来才忽然怀疑这些头带光环的人物,未必本来就那么清奇脱俗。便从心里头骂这些作者自欺欺人,误导读者。
因此,便设想着自己有一天也成为圣贤和英雄。哪怕成为一个阅历比较丰富的普通人也好。那样就可以写一部真正真实的自传,表现真正的人生。然而真的到了这个时候,却发现这一切很难做到。因为一个人的一生是和另外一些人紧密联系的。尽管你肯于无情地解剖自己,然而这把解剖刀也会伤害相关的人。既然我们连伤害曾经伤害过我们的人都不忍,那么又怎么能以伤害深爱着或者爱过自己的人为代价,来换取自己一个“坦诚”的满足呢?
“勇于承认自己不坦诚正是一种难得的坦诚,学问哥,你是英雄,真正敢于正视自己的英雄。可是,我想象不出,你这双真诚、善良,却又深藏着智慧和威严的眼睛,让人欲远不能,欲近不敢,什么样的女人能有幸走进你的世界呢?”
是的,这样一双眼睛有力量拒人于千里之外,然而这样一双眼睛一旦流露出一丝邪念,那对于女人来说,无异于可怕的陷阱。
有句话说“英雄难过美人关”,又有说“女人是祸水”,好像一切罪错都是女人的,这真是天大的不公。所谓英雄,都有一种征服欲。尤其是在想当英雄还没有成为英雄的阶段,有时候要靠征服女人来证明自己的能量的。甚至有时候,一个男人在受到一种巨大压抑力量,得不到伸张突破时,也是需要女人来平衡自己的心态。这种征服人们称之为爱。而这时候作为弱者被伤害的女人,往往付出的是真诚的爱和情,但却要背上诱惑英雄的恶名,这难道公平么?
如果这个英雄为了证明和显示自己的“坦诚”而伤害了那个曾被他伤害过的人,那无疑是一种残忍,即使对他那宽容忍让又含辛茹苦的妻子也同样如此。
桃花的眼圈红了:“学问哥,你对自己的自责未免过于严酷了,多少英雄圣贤,都是征服女人的高手。英雄落难,往往有少女拼死相救,然后作为报答,英雄征服了少女。古今中外多少这样的故事在被津津乐道,在流传。似乎没有人想到过这些英雄有什么不好。女人生来就是要被男人征服的,不敢征服女人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这样的男人没哪个女人会真正爱他。”
是的,桃花姑娘,人生之戏大抵如此,人们看戏,看的便是这恩恩怨怨,悲欢离合。而你可曾想到,戏中的主人公,尤其是女主人公要承受什么样的痛苦,才能博得一点同情的泪?历来男女之爱都是和恨交结在一起的,爱之深深,恨之切切。多少争斗、厮杀、烦恼痛苦由此而起。难道我们不该深刻反思这一切么?
“我有生以来,听说过许多征服世界,征服别人的英雄,今天第一次遇到一个谋求征服自己的人,这是许许多多英雄所做不到的。这是真正的汉子,我想今生如果能够得到这样一条汉子的爱,哪怕一点点,一次性的爱,死也值了。”
谢谢你桃花,我不想由于我的鲁莽,使这个世界上再增加一个受伤的人。况且,一个不肯牺牲自己的爱欲享受的人,是没有资格进天堂接受崇高神性的洗礼的。
“可是,学问哥,你说过,人生之缘有血缘、情缘、法缘、人缘,那么我接受神的默示,特地在这里痴情地等你,这是情缘还是法缘呢?如果是情缘?是否也是该了呢?”
桃花姑娘,自从我发愿把有心之小爱化为无心之大爱还给这个世界时起,我和世界的情缘便了结了。况且,情缘法缘也是一念之间的事。在我问天路上,遇上你,本是意料之中的事。你以你的言行状态告诉了我什么是情缘,同时教会了我如何守护住自己的心。这不是法缘是什么?在这里,你是老师,我是学生。老师,在此请接受学生一拜。
“可是,神分明告诉我,我们是来自同一块天体,你是我的另一半呀!”
那么,桃花老师,让我试着来解答您这道考题吧。
不错,我们是来自同一块天体,然而这块天体爆炸后碎成了许多块陨石落入地面。即使这块没爆炸前的天体,也仅仅是一块更大天体爆炸后的碎块,究到最后,宇宙最初形成的只是一块天体,这就是一切,我们和谁有缘,又和谁没有缘呢?
桃花姑娘笑了,笑得像桃花一样灿烂。只见她翩然而起,直上云端,那柔软的手一扬,天空中便有纷纷扬扬的鲜花散落下来,行者的身上,身边乃至山坡上,小路旁,都是花。
忽然间,行者的身体也在徐徐地升起。不知何时,地面涌起一朵硕大的金莲,托起行者,送到半空中,极目四顾:啊!这满山遍野的山桃花哟!
这么灿烂,这么娇艳,这么温馨,这么芬芳!
在那团最繁茂的山桃花丛,
徐徐展开一条亮丽的条幅,
上写:
逍遥谷桃花节,
圆你一个温馨的梦!
未完待续
终极之问作者:赵文竹(补山老人)本文节选于赵文竹先生作品《终极之问》,该书上半部完成于一九九八年,曾在《洛阳佛教》等刊物上《终极审判》为名连载。年,由西泠印社出版社出版。下半部脱稿于二零一八年。本书乃修行小说,借故事说理,其中情节皆为虚构,望大家莫作实法解。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图文编辑
清宁
印象赵文竹怎么都好!吴学问其人有声书行者的感觉有声书
逍遥谷有个问天台赵文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