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者:方文竹
这是一块一旦跨上她的领域就带有抒情意味的土地。
我一直以幼稚天然的眼光搜寻着,物我合一。泾县的山水透出浓浓的江南味。但我永远忘不了在一个春天里的景象。我在盘曲的山路上颠簸的车里想着心思,突然,一个急转弯峰回路转,瞬间里“车祸”之类预感袭上心头,但蓦然睁开眼,崖壁上一大滩杜鹃花艳艳地逼视而来。平淡中陡起惊奇。这就是泾县,是江南又超载江南。
泾川八百里,层层叠叠,充满着拥挤和宠杂的文化氛围。比如,一条小河一座村庄,本很平常,却可以拉出一个“百年孤独”式的故事。
每次出差泾县,我都不由自主地落入这种“叙述圈套”之中。“一片风景是一个心灵的表象。”泾县好象藏着无数根琴弦,你的脚步可要轻轻担心踩响了无标题音乐。但去各地的体验是不同的;去桃花潭带有轻松,去太平湖感受飘逸,去云岭和茂林背着沉重,去古坝则胸怀几分灵气。总有紧张感。也许,美和历史过浓,就会让人压得透不过气来。但人就是这样走进这种深重。美是存在的,历史也已经发生。柏拉图曾云“美是难的”;关于历史,克罗齐说“都是当代历史”。因此,我在泾县的夜晚爱好失眠。失眠就奇思妙想就望月。泾县的月亮格外圆,因为置身这块神奇的土地你绝无异乡客之感。
泾县人总是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好客、友爱、直爽、滔滔不绝。尤其一些企业家,神经里都灌足了桃花潭美酒,或鲸鱼碧海,或闲云野鹤,极富艺术气质。那种风神,足可编出一部当代《世说新语》。有一位青年企业家朋友曾在月下和我对酌,微醉后悄悄告诉我,他干企业不是为了个人名利,而是迷恋这块土地。
诗与画的土地。英雄和才子的眠床。伫立节奏起伏的山河,宣纸之乡呵,我念叨着一个又一个名字:包世臣、茂林三吴、叶挺……,灵魂与智慧的大写意,独一无二的纸,独一无二的留白,你能猜出其中的谜么?
任何风景都是人的风景。茂林因名人众多和皖南事变闻名,从前去的汽车里看见两岸高山峡谷,苍碧混茫,但最终还是被五十多年前的枪声所围绕。
在桃花潭,我总是避免李白与汪伦的有关学术考证。真正的体验应表现为一种个体人格的投入,一种从空气中抓到的生命实体。
人在风景之上,因此人在创造中。你看吧,泾县大大小小的宣纸厂、缫丝厂、砖瓦厂等众多厂家皆在山间,别有洞天。如今的泾县正以“宣纸宣笔新四军,还有一个李园村”吸引了大批名流。乡镇企业拉开了一片新时代的风景线。
蔡村曾以她的美丽拍摄过《月亮湾的笑声》等电影。每次去泾县,当地朋友皆邀我前去一游,在野果的缝隙中写下诗篇,但我都婉言谢绝,留着慢慢跑吧,泾县不能太完整,让我慢慢地勾画她,品尝她,美的魅力就在于米洛维纳斯式的永远达不到的遗憾和求知……
呵,泾县,祝福你的月亮和笑声!
(编辑:兵器)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