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庭院丰收季古色高桥,灵动庭院

今年以来,区妇联着力发挥农村妇女在乡村振兴中的“半边天”作用,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在海曙区农村继续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全面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一花一世界

一院一情怀

小小的庭院

也是一个小小的世界

每个美丽庭院

都离不开主人的细心打理

种的不只是花草,是一种生活

庭院

走进西塘河边的高桥村,就可以看见横跨在西塘河与大西坝河汇合处的“甬上十佳名桥”之一的高桥。高桥村因此桥得名,这里自古是杭绍水路来甬必经之路,独特的地理位置曾给老街带来了经济繁荣。伴随着交通的发达,水路运输已废弃,高桥老街淡出了经济舞台。

今年,镇妇联将高桥老街作为美丽庭院创建点,以“时光?乡愁”为主题,将美丽庭院分为“旧时光?老高桥”、“谋发展?新气象”、“好家风?美名扬”、“忆往昔?看今朝”、“闲庭院?得宽馀”为五个版块,通过设置情景墙绘、篱笆格挡、航管站设计、节点打造等形式,从古高桥繁荣的老街遗迹走到新时代下的新气象,从家风家训新时尚的广场来到历史变迁的时光通道去寻找儿时的回忆。

今天,小编带大家参观看看

翁文如家

翁文如的家在高桥老街,座落在古高桥边,西塘河从他家门前过。种花养草是他们两夫妻的共同爱好,自开展“整洁庭院内外,共建美丽家园”以来,一直积极配合村委会工作。虽然没有庭院,但在河边的台阶上养满了花草,一年四季总是花开不败、芳香四溢,给年迈的古高桥带了丝丝生命活力。

打造前

打造后

陈桂娣家

陈桂娣的家是之前的航管站,船只维修的地方,交通越来越便利的今天,水路已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她家三面环河,风景独特,结合这一特点,美化了西面墙面和修船处。走进她家,各类物品设施整齐有序,通过她的精心设计细心劳作,她家的院内感觉不到一丝的凌乱,反而显得干净整洁、生机勃勃,平台上种满花花草草,些许小青菜增添了不少田园气息。

打造前

打造后

徐信敖家

徐信敖的家西面靠着原航管站,庭院不大,有一个小小的棚用来下雨时晾晒衣服,他将它打造成一个茅草棚,在周边都是现代建筑中特别显眼。小矮墙既是与邻居的分界又是他的小花园,矮墙上放满花箱种着花草,他家居室小而精致,家居简单得体,色彩和谐,摆放有序,给家人营造了舒适的生活空间。

打造前

打造后

毛海东家

一进毛海东家院子映入眼帘的两棵挂结满了绿色的枣子树,再就是精心打造过的花坛,花坛里种满了许多花花草草,因为一家人都非常喜爱种养植物,所以在庭院内满是花卉,一家人用心关爱的庭院内的花草,坚持对其进行定期修剪,使得整个庭院生机盎然。

打造前

打造后

陈定国家

陈定国家座落在家风家训广场里,一进入广场就能看到他家独特的庭院,门前种满了花草,二楼的阳台打造得更像是个小花园,阳台上栽植了观赏性强的花卉苗木,室内摆放着吊兰、绿萝、君子立等能够净化空气的植物。文竹抽出细细的嫩绿枝叶,吊兰枝繁叶茂,盛开的菊花娇艳欲滴,处处给人清新雅致之感。

打造前

打造后

杨光良家

杨光良家庭家风好、邻里团结,特别擅长种树养花,进门的正面种着许多花花草草,错落有致,一派绿色祥和的气氛,景象十分美观。他家正对面是他的厂房,他不放过每一块可利用的地方,在厂房门口打造了一个别致的花坛,彩绘水缸、美化酒坛,又从山里寻来几块造型奇异的石头打造成一座小假山。这些都体现了他家对生活的热爱,院落的花草营造出了居住环境的美好。

打造前

打造后

如果说

美丽乡村是一篇浓墨重彩的华美乐章

那么美丽庭院则是灵跃跳动的温馨音符

弹奏着整洁、美观、生机、和谐的韵美

掩映着岁月的静好

来源:海曙高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ue.com/wzjg/70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