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走访早市成ldquo闹市r

早市对于老百姓来说,并不陌生。一年四季,无论寒暑,从天刚蒙蒙亮到早上的八九点钟,早市上人群熙熙攘攘,车水马龙,叫卖声、讲价声此起彼伏。而早市的存在也一直颇受争议,许多市民认为早市在方便日常生活的同时也影响交通、污染环境,应该尽快取缔。连日来,记者对市建安街、东关街等地的早市进行了走访,了解了早市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方便与不便。

1现场

建安街早市记录

10月18日6时30分,记者来到了位于市建安街的早市。深秋的清晨,天刚蒙蒙亮,部分市民可能仍在睡梦中的时候,建安街早市的摊主们已经从四面八方赶来,准备摆摊儿、叫卖。7时50分,街道两边分散着两排摊位,加上沿街的商铺,总共有几百家商户在经营。沿路两边摆开的地摊长数百米,蔬菜、瓜果、鲜肉、水产、锅碗瓢盆、小吃糕点、减价服装、玉器饰品、花鸟等一应俱全,到早市采购的人群熙熙攘攘。随着上班族、上学族的增多,早市人满为患,其繁荣程度超出记者的预料。

“前几年刚搬到这边住,买个菜难着呢!还得去超市排队,而且不一定能买到这么新鲜的蔬菜水果。”家住建安街某小区的李大娘告诉记者,她几乎每天早上都会路过早市,除了买菜,还要给上幼儿园的小孙子带点早饭。

记者发现,很多市民在易园晨练结束后,在途经早市时,顺便买菜买饭,然后回家。对于部分没有时间压力的市民来说,早市的确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2居民

方便与问题同时存在

早市在提供方便之余也带来不少问题,噪音扰民、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对于早市,居民显得挺矛盾。

“我家住在建安街东头,离孩子的学校很近,其实送孩子只需要五六分钟,但因为早市的存在,有时花半个小时都挤不出逛早市的‘人海’。送完孩子我还得赶紧去上班。”市民张女士表示,可如果将早市取缔,附近居民买菜确实不方便。

“这条路上经常发生剐蹭事件,有的人会因此僵持不下。”建安街一户商铺的老板说,行人争执使原本紧张的交通更拥挤。

除此之外,早市上人声鼎沸,顾客讨价还价、商贩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交易场面异常红火。加上街道上车水马龙,鸣笛声不断,使整条街道变得异常喧闹。

“我在这儿住了两三年了,每天都是如此,有时候从凌晨四五点就开始了,周末都不能睡个懒觉。”家住朝阳花园的李先生打趣说,平时早市挺方便,要是周末禁止摆摊就好了。

3对比

农贸市场收费,马路“免费”

记者了解到,我市多个路段都存在或大或小的市场,有的已经发展成不分时段的全天候菜市场,有的刚刚开始发展,但已经初具规模。

与建安街早市相比,位于市东工路中段的东关街市场似乎规模更大,但占道经营情况和卫生状况也严重得多。“我们刚搬到这边住的时候就有,以前整治过一段时间,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又有了。”家住市育才路的张先生说,到晚上摊主都撤走了,垃圾被随意堆在路中间。特别是夏天,更是气味难闻。

10月19日12时许,记者来到市黄河南路,虽然该路段路面较宽,但是已经被经营的商贩占满,加上来往的市民和车辆,整条道路几乎水泄不通,位于路边的公交站牌已淹没在人群里。

“我们刚搬到这里的时候还没有这个市场,就这两三年的时间,人住得多了,市场也就跟着起来了。”家住文竹苑小区的刘先生说,黄河南路周围大多是新建小区,随着住户的增多,卖东西的商贩也越来越多,时间久了,马路市场也应运而生。

“在这买菜的确方便,下了班顺便就买了。那边就有个农贸市场,但我很少去,里面卖东西的少,东西也不便宜。”顺着市民刘先生指的方向,记者看到路北就有一家农贸市场。随后,记者走进农贸市场发现,相对早市的红火,农贸市场显得格外冷清。早市生意兴隆之时,在市场内经营的商贩们无精打采地准备开张。说到竞争对手——马路早市,商贩们又气愤又无奈,他们说,有一些摊贩也加入了早市的行列,在早市上先卖点儿,等早市收摊时再回到市场里来。

为什么商贩不愿意将摊位摆进市场?“里面收费高,而且地方也不大。”一位菜农告诉记者,相对于收费的农贸市场,“免费”的马路更受商贩们的青睐。

4治理

“百日行动”规范早市经营

早市治理给相关管理部门带来了尴尬。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综合科工作人员表示,早市管理起来较难,经常是“今天赶走明天还来,甚至刚撵完就又摆出来了”。还有一些商贩不配合,更多的苦恼来自早市采购的群众不理解,城管队员们经常受到群众的误会。

为了集中力量治理影响市容的违法违章行为,迅速扭转城市环境脏乱差局面,10月21日,全市城市管理综合整治“百日行动”活动启动,治理早市占道经营也是其中一项。“通过城市管理综合整治,全面改变城市环境面貌,为城市的建设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综合科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百日行动”专门提出针对“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摊群点和早夜市”治理规范。“将取缔各类违章占道经营行为,治理店外经营现象,实现退路进场、退路进店。”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综合科工作人员说,“在对早夜市等整治活动中,将对建安街、德隆街中段、健康路、友谊路等近30个路段进行规范治理,每个早市都将派出3名工作人员,要求摊户自备垃圾容器80%以上,摊位画线清晰,经营秩序井然,车辆停放整齐,经营场所卫生达标。”

“对于附近没有农贸市场的地段,居民买菜只能去早市。早市既然不能彻底取缔,就需要有疏导的办法,这次行动将是规范治理早市、占道经营的一次良机。”采访中,一名执勤中的工作人员坦言。

议论

七嘴八舌谈早市

网友“催眠大师”:“让早市生存,并不意味着对它放任不管。早市的管理还需多部门联合,既能为低收入人群提供自谋出路的机会,又可为老弱病残的居民提供方便。”

网友“咖喱米团”:“由街道办事处确定早市用地。对早市的具体管理,可由居委会通过民主评议方式确定,早市的规模由市场调节,让商贩自我管理,环境问题由居委会组织义工承担。”

网友“小刺猬”:“城市规划应该更加重视民生,新建小区配套设施应该更完善。”(记者孙影影郝亚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ue.com/wzjg/8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