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选你心中最优秀的文章缅怀先烈

A

BOUT

关于征文

年度《缅怀先烈》征文活动第一阶段初评已经结束,其中有15篇文章通过了初评,文章各具特色,但在你的心中,哪位参赛者的文章才是最能打动你的呢?马上行动起来,为你喜爱的文章投上一票吧~得票最多的文章将获得丰厚的奖励哦!

获奖的同学将拥有丰富的奖励哦!

01最可爱的人,你好吗

船舶丁家琪

在清明节前后的这几天,间歇地有几场小雨,让整个城市的房屋以及那些山头都有一层若有若无的白雾飘荡着,为这个节日莫名增添了几分缅怀故人的气氛。然而,在踏青的过程中,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它使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分享给我最亲近的朋友们。而我内心的这份激流就是: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身边最可爱的人。

每年的这个时节,回忆就像是疯长了的藤蔓,总会让我想起我的外婆。记忆里,外婆总爱拿着一把蒲葵扇,坐在门前的老藤椅上乘凉,而我们几个小孩也总爱搬着小板凳,围着听她讲以前解放战争时期的事儿。她说,解放前的中国特别落后,到处都很穷,还总是受敌人的欺负。在战争时期整天都是提心吊胆的,就怕敌人来“找事儿”,弄得大家整天神经紧张。那时候外婆曾经被下放到农场替别人干活,但由于不甘心,争取到了县里做事,后来做得总觉得不顺心,最后回到老家种田,由于子女多,生活十分困难,每个人吃的饭都是定量的。大跃进的时候,粮食产量一级一级上报,浮夸风成性,结果误导领导;大炼钢铁时,家家都必须把锅什么的上交。虽然有大食堂,但不是人人都能吃得上,吃饭之前必须先背毛主席语录,很多中老年妇女背不出来,就没饭吃。后来到饥荒时,旧存的粮食就吃完了,新的粮食没有,就饿死了很多的人。存活的人也只能靠吃树根树皮来维持生计。

相比起这些皮肉带来的疼痛,外公去参加越南抗击战给外婆带来的感受更为深刻一些。那时候,外婆眼泪婆娑地目送着年轻的外公坐上那辆可能一去就不复返的、前往战场的列车。久久也不肯离去。当年5月传来了越南抗美战争获得胜利时,外婆是高兴的,但同时又是不安的。高兴的是,战争取得了胜利,不安的是不知道外公如何了。因为书信的传递本来就不发达,更何况是炮火四起的前线,所以当时的外婆对奔赴在前线的外公的消息知之又少。只是听派信的人说,前线很多战士都壮烈牺牲的。所以,在胜利的列车回程那几天,外婆每天都去站台那里守候着。但在那些穿着整齐划一却有些破旧的人群里,却没有一张熟悉的面孔。在最后一趟列车回来的时候,外婆等了很久很久。快要天黑的时候,朦胧中看到手脚都缠绕着纱布的外公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走向外婆。重逢的喜悦都让彼此的眼泪夺眶而出。后来外婆问:“前线很苦吧。”外公回答说:“我在这里留点血不算什么,吃点苦又算什么呢。纵使再苦再累,我们的光荣也在这里。我们吃了苦,人民就不用吃苦了。”奶奶跟我说以上的情形时,她的声音是缓慢的,她的感情是沉重的。她说她看到外公还有其他的战士满身伤痕时,她掉了眼泪。但她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而伤心,我是为他们而骄傲!我感觉我们的战士实在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

我的外公只是这万众战士中的一位,但还有千千万万个战士曾经为了子孙后代,在战场上坚强、勇敢地与敌人殊死搏斗。永远忘不了,在密林中疾行的游击队员;永远忘不了,在熊熊烈火燃烧之际,为保全整体而纹丝不动的邱少云;永远忘不了,在火光四起的桥下,用自己身体作支架举起炸药包的董存瑞;永远忘不了,那一座人民英雄纪念碑……因为他们,才有了今天的新中国。今夜,我们可能并不知道他们中所有人的名字,并不知道他们的样子,但还是想在跟他们说声谢谢。他们是世界上一切善良爱好和平的人民的优秀之花,是我们值得骄傲的祖国之花;是我们心中永垂不朽的英雄;是我们心中最可爱的人!

鲁迅先生说过: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想我们可爱的战士一定属于后者,他们有的虽然隐没在黑暗中,名字也许再也不被别人记起,但是他们跨过山和大海,与我们同在。最可爱的人,你们还好吗?我们都很好,一切都如你们奔赴前线时所期愿的那样美好。谢谢你们——最可爱的战士们!

02缅怀

船舶黄丕康

三月,一路烟霞莺飞草长,荒坟杂草丛生,掩盖了躺在那里的一切时光,爷爷放下锄头,手晃了晃手中刀开始清理......

年,动荡的世界、沉痛的岁月,狼烟夹着千万中国人的悲愤漫起,如同龙卷风刮过九州,在一个叫八甲镇的地方有一个二十一岁的青年人,握紧了拳头告别了家人,走进这场动荡这个漩涡,从此再也没有回来。

周围都是二十左右的青年人,很快大家都熟络了,压抑的环境苦中作乐都难已持续,谈的大都是结束以后的希冀,谈到未来、美好的未来,握枪的手更有力的抓了抓,其实大家都明白只有活着回去那些未来才有可能。他没有说话,静静地擦着枪,眼底的火焰似能把一切火化,出来了他就没打算再能回去,年轻的心,热血澎湃。

冲锋前,整整齐齐的口墓穴准备好了,年轻的战士们亲手为自己挖好了坟墓,建立了一个临时烈士园,满山挖出来的黄土把那春天刚刚长出来的绿草苗都压死了。每一个墓穴都是一样的长,一样的宽,一样的深,比平时在连队里搞队列还要整齐。

路边走过的大妈掉眼泪了,路边走过的姑娘哭了,路边正在耕田的小伙子也禁不住在摇头,

可他们没有哭,单纯可爱的中国士兵一个都没哭,连眼泪都没有掉,在他们心中,马革裹尸,是军人在战场上的最高荣誉。他坐在自己挖的坟里,抚摸着粪壁,一声悲壮的叹息轻轻响起,遮掩了过去拔清了未来。

刚开始时,每一个士兵都是严格地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可越南的大人、小孩,甚至妇人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偷袭,打得嬴的时候是全民皆兵,打不嬴的时候就全变成老百姓,到晚上就来偷袭,熟悉的面孔一个个消失......战场上,那些生死与共的战友一个接着一个倒下,愤怒占据了整个身体,眼睛红了再红,弹林枪雨中,那到倔强的身影消失不见,愤怒的吼声久久不能散去。

那年秋天那封信函带来一个家庭一个国家无限的悲伤,黄好邦烈士,广东省阳春县八甲镇官冲村人,年入伍,中共党员,部队1连战士,年3月2日牺牲,终年21岁,荣立一等功。墓号:匠止2区11排3号”。

“桃花红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奋起,陵园千古慰忠魂。”不是没有选择,只是有些事必须有人站出来去承担;不是不想好好活着,只是有些东西比生存更加有必要;不是不怕死,只是有些东西比生命更为重要,祖国山河的重量,二十左右的他们用生命去承担,祖国山河的安宁,他们用生命去守候。

荒草清理干净,香烟宝烛在细雨中摇晃,爷爷对着曾年年倚井盼归堂的那人的那坟头,细诉着那个让我们姓黄的人骄傲的故事。

“人活着,有所贡献才算得上真正活过......前人用血肉筑起的和平,后来人要时刻铭记并引以为鉴,开创更美好的未来呀。”爷爷抽了抽水烟,轻轻吐出,沧桑脸上,雨打湿了眼眶,很多旧事,恨不得遗忘。

03

缅怀先烈

产品席冰

又是一年清明日,有道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外面的世界变化之大简直让人颠覆想象。科技越来越发达,日子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多彩,智能手机遍地开花,电脑早已经不是新鲜物什儿。谁能想到20年前我们的国家还是连每家有台电视机都是村中大户?拥有这样衣食无忧、机遇多多的世界。但喝水不忘挖井人,尤其今天这个特别的、让人想念亲人的节日,清明节,更让我想起了我的爷爷--------一位一身系心国家的革命战士。

我的爷爷席承苏是一名光荣的八路,幼年14岁就自愿参军。家里太穷啦,又是老四,下面还有四个弟弟妹妹。早早的扛起了家里的重担,从小就十分早熟。14岁早早意识到只有国家富强,国家统一,我们的家才会过得更好,所以义无反顾的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刚刚加入就碰到了皖南事变。年少的爷爷有幸碰到了朱德元帅的队伍。年,正是如火如荼的抗战期间,这次事变有着敲门砖的作用。爷爷他们深深知道这次战役的重要,每个人都打起12分的精神。最终惊醒和教育了对国民党抱有幻想的人们,孤立了自身。中国共产党的坚定立场和维护抗战大局的态度,赢得了多方面同情,扩大了群众影响,提高了政治地位。这是对爷爷和那一代革命者的最好的奖赏。在其后的日本侵华和国共内战等大大小小战役中,爷爷和战友互相帮衬,勇往直前。直到现在,爷爷的肩头,大腿,胳膊的大动脉都有大大小小,坑坑洼洼的伤口,虽然爷爷没有说,但我可以从爷爷的表情上看得出来,看着那些伤口,在他的心里,不是自己身体的疤痕,而是整个民族对待破坏和平统一的团结一心的中华精神!国家统一后,爷爷也没有闲着,励志做一个为国家做贡献的人,一心一意扑在国家科技战线上,在80年代,依然报考了后被改名字为西北军政大学的贺龙中学,看到中国9.5亿农民还在为吃不饱而奔劳,毅然自学了喷灌技术,并成功在年前后先后发表了好几篇学术论文,并且成功拥有了多项喷灌机专利,其中自式喷灌机现已经投入了生产,解决了晋北地区的农业灌溉问题。这在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第一个成品刚刚被应用的时候,全市人民就像过年一样奔走相告。当地报纸也不止一次报道过,都为爷爷感到高兴。

如今的爷爷已经88岁的高龄,依然走得动,身体强健,头脑清晰。每逢过年过节,子子孙孙围坐在爷爷的身旁,爷爷谈起那段峥嵘岁月,依然慷慨激昂,好似又回到了那个浴血拼搏的年代…

在我的心里,我很尊重但更爱我的爷爷,我希望我的爷爷可以身体健康,心想事成,达成自己活到岁,四世同堂的心愿。爷爷,还记得我儿时的承诺么?你的小孙女啊,要让你观览中国,游遍世界。要保养好身体,那天,我会让它越来愈近,也一定会达到的。我爱你,爷爷。

04

小小的我眼里大大的他

——血沃新疆的陈潭秋

船舶李晓芳

五星红旗的颜色

那时候我还是一名二年级的小学生,最爱上一节叫作手工活动课的课,现在想想倒是添了些天真可爱的气氛。同学们叽叽喳喳的拿出自己的手工刀,美术剪,等待着老师布置新奇的任务,只见老师缓缓出现在门口,抱着一摞类似宣纸的大白纸。老师告诉我们说:“这节课要学习叠纸花,因为明天要去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这是需要佩戴在胸前的”。当时小小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是缅怀,如何缅怀,只知道每周升国旗的国旗下讲话时总能听到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说到这么几个关键词---抛头颅,洒热血,五星红旗是烈士们的鲜血染红的。不懂其中深意的我内心深处渗透出来的却是庄严与肃穆。第二天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烈士陵园,一进门便可看到一个醒目的雕塑,老师说他是陈潭秋。在瞻仰烈士陵墓的时候,我将胸前的小百花放在了他的纪念碑前,心里想着那么多人来看望他,他一定是个大英雄。

烈士墓前的宣誓

那时候我依然是一名二年级的学生,只不过变成了初中二年级。加入中国共青团对于当时的我来说是一件无比荣耀的事情,和成为少先队员一样并称为学生涯最牛掰的两件事。是的,我就是在烈士墓前宣誓并加入共青团的,作为当时入团仪式的主持人,我背后屹立着的是陈潭秋烈士的纪念碑,扑面面而来的是温暖和煦的春风,我知道这份宁静背后交织着的是他和千千万万无私奉献的烈士们的鲜血,是一颗颗滚烫的心。我们沐浴在阳光里,似乎也能感受到那份热烈的温度。

长大以后的怀念

转眼间我已是一名大学生,无论曾经的我与他有何种不足为道的联系,今天的我有责任也有义务郑重写下关于他的生平经历,这也许是小小的我对他的一种缅怀。陈潭秋,年生,湖北黄冈人。青年时代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年秋,他和董必武等在武汉成立共产主义小组。年6月,在党的七大上,中共一大代表,党的创始人陈潭秋当选为中央委员。当时的代表们并不知道,早在一年零九个月前,陈潭秋已经告别了全党同志,在新疆被国民党杀害。

作为党的优秀干部,他始终把人民的利益置于首位。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可歌可泣。如果今天依然有人怀抱着奋斗与奉献之心,我便说他没有死;如果今天新疆大地上依然盛放着团结友谊之花,我便说他没有死;如果今日之中国依然坚定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我,便说他没有死。

战火已过,心愿照旧。

05

缅怀先烈

工业李楚儀

我出生于广东省开平市的一个普通小镇,从小学开始就有一年一度的参加烈士陵园扫墓活动。全体师生在响亮《国际歌》的歌声中集体默哀寄予哀思,深切缅怀革命烈士的丰功伟绩,表达我们诚挚敬意和无限怀念,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因有他们而自豪骄傲。

上了大学后每逢清明节都会回去家乡扫墓以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ue.com/wzpf/68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