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就是处暑啦,各位!年处暑时间是:8月22日23时45分再有两天伏天就过去了。
您或许要问了
这“处暑”怎么会在“立秋”后呢?
咱们都忙着贴秋膘了
怎么又说今天才算是秋天的开始?
那现在咱们到底在夏天还是秋天啊?
处暑节气,意味着暑热即将终止,气温开始下降,处暑既然来了,这些冷知识咱了解了解!“处”字您读几声?现代汉语词典标注,“处暑”的发音为三声,但通常情况下,“处”作为地方或单位讲时念四声,其余的一般都念三声,如“处方”等,而且在字典中,“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专有名词。所谓“处”就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则表示漫长炎热的暑天结束。
处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4个节气,“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处暑时,三伏已过或近尾声,这天气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较大,不时还伴有秋雨降临。正因如此,处暑这一节气即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上的秋天啦~眼瞅着现在北京的天儿,还真是早晚凉快,中午热的也是汗流浃背绝对是北京初秋的“标配天儿”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
二候天地始肃;
三候禾乃登。
也就是说,在处暑时节,
老鹰开始大量捕食,为过冬储备能量;
天地逐渐肃杀,
农作物已经成熟。
总之,是一派秋天的景象。
出游迎秋
这标配天儿,其实是指“巧云”民间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这时的北京,正是秋高气爽,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老北京讲究吃鸭子
不过对于咱北京人来说,到了处暑,这天儿舒服了,更多的还是想到了吃点儿什么换换口味~处暑时节各地习俗大同小异,但是对于讲究吃的老北京人来说,处暑之时有一样吃食是必须的,那就是——鸭。处暑时节饮食讲究润肺健脾,
常吃些清热、生津、养阴的食物,
而鸭肉味甘性凉,
正适宜在这个时候吃。
老北京处暑吃鸭可不是只有一种吃法,
别看就这一种食材,
那做法可是不少。
什么百合鸭、八宝鸭、酱板鸭、老鸭汤等等,
当然烤鸭也不能少~
七月枣,八月梨,九月柿子红了皮。咱在一饱口福的同时,也别忘了养生。多睡一小时
随着天气转凉,很多人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早上赖床不起,白天不爱动,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春困秋乏夏打盹中所指的“秋乏”。处暑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因此,从养生的角度来看,此时起居作息应作相应调整。专家表示,增加睡眠一小时,并且保证有质量的午觉,可以让人保持精神,也可在冬天来临之前保存能量,养精蓄锐。尤其是对于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的气血阴阳俱亏,夜不瞑的少寐现象。因此可以在晚上提早入睡,并且坚持午睡的好习惯,即使睡不着,但闭目养神也是对身体有好处的。据媒体报道,现代研究发现,夜间0至4点,体内各器官的功能都降至最低点;中午12至13点,是人体交感神经最疲劳的时间。有统计表明,老年人睡子午觉可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因此,子午觉既有防病保健的意义,又符合养生道理。对于年轻人来说,充足的睡眠可以让学习工作更精力充沛,同时也可以减少“秋困”的出现。多吃清热安神食物
处暑之后,早晚温差变化开始明显,肠胃接受不了忽冷忽热的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抵抗力和适应性就会随之降低,这时候容易出现一些肠胃病,患有慢性肠胃病的患者,往往会出现反酸、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加之饮食不当,这种不适的情况还会进一步加重,因此在饮食方面一定要谨慎。处暑后,晚上睡觉时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秋天要注意胃部保暖,以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从养生的角度来看,处暑节气适宜进食清热安神的食物,如银耳、百合、莲子、蜂蜜、黄鱼、干贝、海带、海蜇、芹菜、菠菜、糯米、芝麻、豆类及奶类,但这些食物一次进食不可太多,做到少食多餐。另外,随着气侯渐渐干燥,身体里肺经当值,这时可多吃滋阴润燥食物,防止燥邪损伤。如梨、冰糖、银耳、沙参、鸭子等养阴生津的食物,或黄芪、党参、乌贼、甲鱼等能益气保健的食物。当然,多吃蔬果可以起到生津润燥、消热通便的功效,能补充人体的津液。应少吃或不吃煎炸食物,因为这些食物会加重秋燥的症状。避免过早添加衣物
依照自然界规则,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为的就是贮存体内阳气。虽然常说“春捂秋冻”,但夜间外出时候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同时,早晚比较凉了,要注意增加衣服。坚持运动
不管哪个季节,坚持运动绝对是没错的。入秋之后锻炼的好处在于,在逐渐降低温度的环境中,经过一定时间的锻炼,能促进身体的物质代谢,增加产热,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但对于不同的季节,运动的类型和强度也应该有所调整,秋季的运动可选择快走、登山、打球等,对于老年人来说,运动要以“不累”为标准。做一些既可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又可使老年人一天保持良好的精气神。体育运动的时间适合选在早晚,中午由于室外天气仍然炎热,因此要避免这个时间段的户外活动。多开窗少开空调
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秋季养生注意事项中指出,秋季尽量多开窗,使空气流动,让秋杀之气荡涤暑期热潮留在房内的湿浊之气。室内养些植物,如盆栽柑橘、吊兰、斑马叶橡皮树、文竹等绿色植物,可以调节室内空气,增加氧含量。绿萝这类叶大且喜水的植也可以养在卧室内,使空气湿度保持在最佳状态。客厅适宜养植常春藤、无花果、猪笼草等。护理好脐部
处暑节气过后,天气渐凉,人们也开始从防暑降温逐渐过渡到防寒保暖上来。大家都知道寒从脚下生、养生先养脚的道理,却较少注意到肚脐也很容易受寒。肚脐部位的表皮最薄,皮下没有脂肪组织,但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因此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并且最容易穿透弥散。若防护不当,比如晚上睡觉暴露腹部,或者年轻爱美的女士穿露脐装,寒气都很容易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如果寒气直中肠胃,还会发生急性腹痛腹泻而呕吐,如果天长日久,寒气逐渐积聚在小腹部位,还会导致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如男性的慢性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阳痿,女性的痛经、月经不调,严重的还可出现闭经、不孕。这处暑一来,咱也就能过上凉快日子。-End-
综合网络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