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源自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兼具轿车车头和敞开式货车车厢,是美国非常实用常见的交通工具,多年来稳居全美最畅销车型Top3,更是美国现代牛仔文化的象征。这样一款“宜商宜家”的车型,在国内的处境却着实尴尬。由于被划归为货车,遭受限行,皮卡在国内的销量多年低迷。不过,年1-3月,根据中期协公布的销售数据,皮卡的销量达到11.4万辆,同比增长2.8%,这和数月下滑的乘用车市场形成鲜明反差。
放宽进城限制政策给皮卡松绑
中国车市称得上是“政策市”,尤其是皮卡这种深受国家政策“束缚”的车型,政策上的“松绑”无疑是对其最大的恩赐。
年2月,皮卡迎来第一轮解禁,工信部、发改委、公安部联合正式下发了《关于放宽皮卡汽车进城限制试点促进皮卡车消费的通知》,在辽宁、河北、河南和云南四省份率先开展放宽皮卡进城的试点工作。
那一年,辽宁、河北、河南和云南四省全年皮卡销量,均出现明显上涨。云南销售辆,同比增长27.3%;河北销售辆,同比增长4.7%;河南销售辆,同比增长14.8%;辽宁销售辆,同比增长15.4%。
年,湖北和新疆也开始执行皮卡解禁试点工作;年,“双证取缔”、“取消喷字和反光条”等法规落地,政策松绑让皮卡向着乘用化再进一步,这给了外界更多信心,也是中国皮卡之风的源头。
颜值、内涵皆UP皮卡逐渐家用化
先前提到皮卡,很多人会把这种车和“土气”、“笨重”这类字眼联系在一起,但如今还拿出这种老眼光就真的OUT了。上海车展期间,各大主机厂的皮卡车型参展数量和成色都有大幅提升。皮卡一改往日工具车的形象,个个高大威猛,气势逼人,在展台大放异彩。
首先,在外观方面,很多展车的车长都超过了mm,基本上超过了全尺寸SUV的大小。其中,庆铃TAGA运动版的整车尺寸甚至达到mm*mm*mm。大尺寸的设计增加了整车霸气硬朗的气质,同时其他套件如射灯、绞盘的加入,使得车型规格更加丰富,满足用户对于个人风格的追求。
除了尺寸上的升级,在内饰的做工和科技配置上,皮卡也逐渐向乘用车靠拢。大面积软质材料的车内装饰、充满人性化的车内功能布局、乘坐舒适安全的人体工程学座椅、各种主动被动的安全装备以及快捷高效的人机交互系统,以上这些都在皮卡产品中应有尽有。
如今,在选购皮卡的人群中,有将皮卡作为工具车的实用主义者,也有追求外观和性能的高阶玩家。虽然二者的痛点各异,但基本诉求却是相通的。车辆品质的迭代,加之政策助力,国内用户的用车观念悄然发生着变化,皮卡家庭化用途被逐步挖掘出来,普罗大众的日常用车之需,也能够通过皮卡得到满足。
去年6月,北京市发布了史上最严格的外地牌照限行令。根据新的规定,自11月1日起,每辆外埠车辆每年最多办理进京通行证12次,每次有效期最长为7天。也就是说,外地车辆一年里最多只能进京84天,其余时间别说五环,连外环路都进不去了。与此同时,从去年7月开始,北京市场上皮卡销量节节攀升,由此前的每月三四百辆,上升至12月的超辆。年1至2月,北京共销售皮卡辆,在全国排名第二。
“皮卡虽然块头大又耗油,但至少还能进外环!”一位消费者告诉记者。目前,皮卡仍然划归货车管理,上北京牌照不受限,同时又具备宜商宜家的属性,这对于需要时常出入北京的消费者,相当有诱惑力。
未来可期
今年4月中旬,网上流传出了一份发改委内部征求意见稿——《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年)(征求意见稿)》,对放开皮卡进城限制做出了进一步说明。意见稿指出,进一步扩大皮卡进城试点,从6省扩大到市场需求旺盛的地区,年底前,地级及以下城市全部取消皮卡进城限制。
政策明文上说的有些模糊,事实上,“地级及以下城市”可以说囊括了所有省会城市,以及除京津沪渝四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之外的所有城乡区域。如消息属实,未来几年皮卡的销售无疑将更加火爆。特别是农村地区,受到国家补贴的激励,农村居民购买皮卡,可以进城从事一些小本生意,而这部分用车需求的释放,将进一步增大皮卡市场的销量。
1、外观酷似“平头哥”比亚迪新款纯电动轻卡上公告
2、中国首批二手车出口业务试点公布北京等10省市入选
3、降本增效“神器”柳汽用产品力赢得用户赞誉
4、一周56热力榜
比亚迪签约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单笔电动卡车订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