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鹅前期的饲养方法刚出壳的鹅苗怎样饲养

提高雏鹅育雏成活率,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适宜的环境温度。

雏鹅自身调节体温的能量较差,饲养过程中必须保证均衡的温度。温度关系到育雏成败,温度适宜有利于提高雏鹅的成活率,促进雏鹅的生长发育。育雏温度随着日龄增加逐渐降低,直至脱温。

适宜的温度是1-5日龄时为30-32度。

6-10日。龄28-30度。

11-15日龄26-28度。

16-20日龄24-26度。

20-25日龄22-24度.

26日龄以后为18度。

新牧痛风灵专治鹅痛风,主治:小鹅痛风,尿酸盐沉积。

在饲养过程中,除查看温度计和通过人的感感觉估测掌握育雏的温度外,还可根据不断观察雏鹅的表现来来进行。

当雏鹅挤到一起扎堆,采食量下降,属于温度偏低的表现;

如果雏鹅表现张口呼吸,远离热源,饮水增加,说明温度偏高;

正常适宜温度下,雏鹅均匀分布,静卧休息或有规律地采食饮水,间隔15-20分钟运动一次。

(2)适宜的湿度。

鹅虽属于水禽,但怕圈舍潮湿,30日龄以内的雏鹅更怕潮湿。俗话说:养鹅无巧,窝干吃饱。潮湿对雏鹅的健康和生存影响很大,若湿度高温度低,体热散发而感寒冷,易引起感冒和下痢。若湿度高温度也高,则体热散发受抑制,体热积累造成物质代谢与食欲下降,抵抗力减弱,发病率增加。因此,要保持鹅舍内适宜的湿度。

新牧特效药:

专治鸭鹅浆膜炎,

气囊炎,包心包肝包肺。久治不愈的大肠杆菌。

一天采食量增加,死亡降低。粪便成型。

二天零星死亡。

三天痊愈。

(3)适宜的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过大,鹅群拥挤,生长发育缓慢,发育均匀,并易出现相互啄羽,啄趾,啄肛等现象,死亡淘汰率高;饲养密度过小,造成浪费,所以要保持适宜的饲养密度。一般雏鹅平面饲养时的密度,1周龄为每方米20-25只,2周龄为10-20只,3周龄为5-10只,4周龄为每平方米5只以下,随着日龄的增加,密度逐渐减少。

鹅的育雏防疫流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ue.com/wzxj/637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