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颠疯病初期什么症状 http://pf.39.net/bdfyy/jdsb/191218/7696544.html
血火洗礼之永新岁月
文
朱文勇
永新,位于江西西部边境,与井冈襟山依水。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永新是湘赣省苏维埃政权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湘赣边界的红色大本营,同时也是中国革命与反革命的“角斗场”之一。
在永新,曾经诞生了湘赣临时省委、湘赣省军区、中共河西特委、红军学校、红6军团等组织领导机构,决策了“三湾改编”“抵制湘南冒进”“扩大红军与健全地方武装”“湘赣边界红军及游击队行动”等重大问题,开展了四次反“进剿”、三次反“会剿”、五次反“围剿”和反“清剿”等军事斗争,永新成为我军生存壮大和不断发展的发祥地。毛泽东曾高度赞誉:“我们看永新一县,要比一国还要重要。......要大力经营永新”。
许多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在永新战斗过,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毅、任弼时等都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伟岸的身影,足迹遍及了永新的山山水水。在我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们组织和领导了许多重大历史变革,指挥和参加过许多激烈战斗,铸就了共和国的历史丰碑。
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永新人民碧血丹心。十万民众参军参战,有名有姓的烈士1万多人,为井冈山地区革命烈士最多的一县。八万红军参加长征,永新子弟就有一万多人,占长征队伍的八分之一。郭沫若赋诗云“长征逾万参加者,烈士八千磊落才”。诞生了王恩茂、张国华、王道邦、旷伏兆等41位开国将军,是全国著名的将军大县,同时也是中国第一位女红军战士贺子珍的家乡。
永新被称为“红色故土”,留下了许多经典的红色印迹。在这块红色土地上,发生过20多场战斗,现存多处红色旧址,多件红色文物。永新,承载了彪炳千秋的历史伟绩。
习近平同志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不但是对全党的提醒和教导,更是对革命事业的传承和担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作为永新后人,只有时常回顾永新的红色历史,我们才能时刻牢记今天的幸福日子来之不易,才能倍加珍惜今天的美好时光,共同努力打造富强、美丽、和谐的永新家园,争取更大光荣。
为共同缅怀永新的红色岁月,不忘先辈血与火的光荣足迹,本人查阅《井冈山地区军事志》《永新县志》等典籍,整理形成一篇纪实性的《永新红色纪事》,以飨大家。上篇土地革命伊始,革命的火种在永新点燃,永新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会运动,组织发动了“枧田暴动”“永新暴动”,沉重打击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被毛泽东赞誉为“暴动队始于永新”。
枧田暴动。年初,时任永新县委副书记的刘作述(永新县里田区汉山村人),把革命火种带回家乡,在汉山、枧田等地开办农民夜校,组织成立农会,培养出李连奎、李仕忠、李仁庆等农会骨干,并发展了五、六百个农会会员。
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永新成立了农民自卫军(队)。刘作述和刘家贤等人带领农民自卫队摧毁了土豪贺调元的私人“武士队”,没收财产,焚烧其房屋,枪决了土豪。刘作述回到里田街上,遇上里田区国民党右派的保安队数十人“清剿”,刘作述被捕。枧田村农会把自卫队集合起来,并呼吁邻乡各地农会等余人赶到里田区署围攻,推举代表交涉救出刘作述。他回到枧田,迅速筹集物资,发展队伍,准备组织暴动。里田区署保安队长龙庆楼,半夜派兵搜捕农会干部李回德、李雷生等10余人和家属,放火烧毁房子。刘作述见时机成熟,决定举行武装暴动。农会干部李仕忠、陈清姬夫妻捐助粮食和银元,支助暴动队。
7月2日,暴动队在枧田杀猪聚餐,鸣啰召集农民余人,刘作述任总指挥,李连奎为队长,李忠贤为副队长,奔袭里田区署。在仙鹅桥,遭到埋伏的保安队阻击,发生激战,李仕忠夫妻、李安里、李明元等19位农会献出宝贵的生命。勇敢顽强的暴动队员迫使保安队狼狈逃窜,暴动队员奋勇追赶,一直追到里田区公所,营救出被囚禁的李回德、李福生等10多名农会干部,缴获了部分军用物资,占领了里田区署。史称“枧田暴动”。随即,如火如荼的农会运动在全县风起云涌。
永新暴动。年4月,国民党在永新拘禁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永新党组织负责人欧阳洛、贺子珍,分别派人联络王新亚领导的安福农民自卫军和袁文才、王佐领导的宁冈、井冈山农民自卫军,并动员多名工人和几万农民群众准备暴动,攻打永新城,救出被国民党拘禁的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
7月,刘作述领导的“枧田暴动”攻取澧田。7月26日,分三路围攻县城。王新亚率领的安福农民自卫军从安福进发,进到永新北乡,与永新李乙燃率领的国民党保安队相遇,将其击败。袁文才、王佐率领的井冈山、宁冈农民自卫军和永新南乡农民自卫军,趁机于午夜发起攻击,次日凌晨,打进县城,国民党保安队员向吉安溃逃。三路农民自卫军占领县城,捣毁了国民党县政府,打开监狱,救出党员、工农群众多人。
27日上午,在县城召开大会,宣告永新暴动成功。贺敏学宣布被活捉的国民党右派头子周继颐和土匪头子李乙燃的罪行,并当场处决。会后成立了以贺敏学为主席,王佐、王新亚、袁文才为副主席的永新县革命委员会;同时,为了统一指挥农民武装,又将四县农军组建成赣西农民自卫军,王新亚任总指挥,袁文才、贺敏学、王佐任副指挥。中篇秋收起义部队来到永新后,永新革命形势翻开了新的篇章。党的领导得到进一步坚强,作战力量由之前自卫队变成了正规军,发生的战斗也更为激烈和兵团化。自此至年红6军团长征先遣队离开永新,许多重大历史事件、著名战斗在这里上演,永新成了兵家必争之地,为革命军与反革命军的“角斗场”。
“三湾改编”。三湾,位于湘赣边界罗霄山脉中段茶陵、莲花、永新、宁冈四县交界处的九陇山区。
年9月29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经莲花县、永新县高溪九陂等地到达永新三湾村。当晚,毛泽东主持召开秋收起义部队前敌委员会会议,针对部队大量减员,工农革命军已不足1千人,官多兵少,枪多人少的情况和急躁悲观失望情绪及存在官长随意打骂、侮辱士兵官兵关系紧张的实际情况,讨论对部队进行整编等问题,增补宛希先、熊寿祺为前委委员,次日开始对部队改编。(一)将部队缩编为一个团,称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下辖1、3两个营和特务连卫生队、军官队、辎重队。改编以自愿为主,愿留则留,不愿留的根据路途远近,发3至5元的返家路费,让其回家。改编后,部队约剩人。(二)建立和健全党的各级组织和党代表制度,班设党小组,连设党支部,营、团设党委;连以上设党代表,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三)实行民主制度,连以上设立士兵委员会,规定官兵在政治上平等,官长不准打骂士兵,士兵有开会说话的自由;实行经济公开,由士兵委员会管理伙食,官兵待遇一样;决定废除繁琐的礼节,取消雇佣制。
10月3日,前委在三湾枫树下召开大会,宣布部队建制,毛泽东讲了话,宣讲了革命形势。尔后率部离开三湾,向宁冈县进发。
“三湾改编”后,在部队建立了各级党组织,支部建在连上、排设党小组,营以上设党委,规定重要问题都必须经过党委讨论决定。连称支部干事会,一般由3至5人组成。支部委员由党代表、党员连长及少数党员班、排长和士兵党员担任,支部设正、副书记各1人,连党代表兼任支部书记。支部以下以班或排建立党小组,设党小组长1人。连队刚建党时,党员是秘密的,只有连以上党代表的身份是公开的。年5月后,部队中党员逐渐增多,党的组织才逐渐公开。11月,红4军第六次党的代表大会上,决定将连支部干事会改连支部委员会,委员数量为5至7人。红4军成立后,同时成立了红4军军委会(军党部)、师委会,毛泽东、陈毅朱德先后任军委会书记。红4军军委是井冈山根据地军内党的最高领导机关。红5军转战境内时,也设有红5军军委,滕代远为书记。
秋溪乡党支部创建。年9月后的湘赣边界各县,经过了“4.12”、“马日事变”的血洗之后,党的组织在各县只剩下若干避难藏匿的党员,党的组织差不多全被破坏,“红军每到一处,群众冷冷清清。”只有宁冈县在袁文才农民武装的拱卫下,损失较小,但也导致了不少党员变节和脱党,坚定的同志不能出面工作,随时有被捕被杀的可能,只能躲入深山坚持斗争。
年3月,毛泽东同志率领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从拿山过枫木坳,经绥远山来到龙源口,开展打土豪闹革命,全力推进党建工作。在取得了乔林乡党支部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毛泽东两度到永新秋溪乡,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亲自发展了5名党员,创建了秋溪乡党支部。这个支部,到毛泽东离开秋溪时,发展到13人,分成了3个党小组。革命先烈李松林、牛德福、刘二妹、彭六俚,是秋溪乡党支部的重要骨干。秋溪乡党支部在后来的斗争中表现十分出色,他们负责递步哨,沟通了宁冈、绥远山、杭江等赤色区域的联络;领导和组织了暴动队、少先队、妇女会;成立了乡工农兵政府;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打土豪筹款子等。彭六俚被捕后,惨遭敌人残酷地剖腹杀害。在井冈山斗争的岁月里,秋溪乡党支部被誉为模范党支部,秋溪乡被评为东南特区的模范乡。北岭战斗。年5月初,盘据在永新县城的国民党军杨如轩第27师,以第79、81团两个团的兵力,兵分两路对井冈山发动了第二次“进剿”。第79团从永新向龙源口方向进攻,企图越过七溪岭直扑宁冈。第81团经拿山,向黄坳迂回,企图楔入茨坪,与龙源口的进攻形成南北夹击。第80团则留在永新为预备队。师长杨如轩坐镇永新县城指挥。
为了粉碎国民党军的“进剿”,红4军军委在宁冈市召开营以上干部参加的军事会议,决定利用国民党军兵力分散的弱点,采取“集中兵力,歼敌一路”的作战方针。首先歼灭向遂川进攻的国民党军,并进行了战斗部署。由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领红4军第28、29团担任主攻,经井冈山佯攻遂川,迂回侧击向五斗江、黄坳进攻之国民党军第81团;毛泽东、何挺颖、朱云卿率红4军第31团,到宁冈与永新交界的七溪岭阻击国民党军第79团;红4军第32团由袁文才、王佐率领,担任对湖南国民党军的警戒和箝制任务。
5月5日拂晓,红4军第29团在团长胡少海率领下,从小行州出发,经朱砂冲进至时,与国民党军第81团先遣营遭遇,国民党军占领了黄坳街及后侧山头,红4军第29团在黄坳北面附近山头展开,与国民党军激战,兵分三路渡过黄坳小河,向国民党军占据的山头击溃国民党军,缴枪60余支,敌残部向拿山方向逃窜,红军占领黄坳。战斗结束后,朱德、陈毅、王尔琢率红4军第28团到达黄坳,对敌情作了分析和研究后,按照原定作战计划,第29团留驻黄坳,第28团由王尔琢率领,遂川赤卫队作向导,直趋五斗江。红军五斗江战斗胜利,国民党军大部被歼后,残部逃向永新。
杨如轩急令驻永新城内的第80团,向南出动,增援第81团,并令进攻龙源口的第79团回防永新县城。6日,朱德、陈毅、王尔琢率领红军第28团乘胜从五斗江向永新推进。中午,与国民党军第80团和第81团残部战于永新城外的北岭地区,将第81团残部和第80团一部击溃,占领北岭。国民党军第27师师长杨如轩率部经石灰桥向吉安方向逃窜,红4军进占永新,打破了驻赣国民党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二次“进剿”。
草市坳战斗。年5月13日,驻赣国民党军杨如轩的第27师3个团和王钧的第7师1个团、杨池生的第9师1个团共5个团的兵力,由杨如轩任总指挥,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第三次“进剿”。其中杨如轩亲率第27师第79团和第9师27团1个营从吉安向永新推进,企图进占永新城,其余近4个团南渡禾水河,企图由龙源口向宁冈进攻。
当国民党军开始向永新进攻时,红4军即令第28团主动撤出永新县城,退回宁冈大本营积极备战,待命出击;第31团在永新西乡集结,发动群众,待机歼敌;第29团进至永新东乡高桥、石灰桥一带牵制国民党军,待其进占永新城后,再与暴动队、赤卫队一起不停地袭击和骚扰国民党军。5月16日,毛泽东乘国民党军第27师分兵两团从永新向龙源口方向搜索之机,派出红31团第1营,从永新西乡出发,经莲花边境袭击茶陵县高陇,摆出红军主力西出湖南的架势,以迷惑国民党军。17日,朱德率红28团从宁冈赶至高陇增援红31团第1营,攻占高陇。在红军攻打高陇时,国民党军第三次“进剿”主力仅留2个团守永新县城,其余前往湖南。红4军得知这一情报后,决定乘国民党军南进湖南,永新城内兵力空虚之机,袭击永新县城,摧毁国民党军“进剿”指挥系统,然后集中兵力打破国民党军第三次“进剿”。
5月18日,朱德率领红28团和红31团第1营,从高陇急行军余里,奔袭永新县城。于当晚占领澧田。5月19日,从澧田出发,向永新县城推进。当进至永新县城与澧田之间的草市坳时,与由永新城向澧田西进的国民党军第79团遭遇。红28团随即向国民党军正面发起猛烈攻击,第3团第1营从两侧迁回,永新赤卫队迁回至侧后,断其退路,对第79团形成四面包围。经过近2个小时的激战,在草市坳大桥头,红军全歼国民党军第79团,击毙团长刘安华。接着,乘胜直奔永新县城,击溃国民党军第27师师部和第9师第27团1个营,缴枪余支、山炮2门、迫击炮7门、子弹数万发、银元20余担和大批西药,并击伤其师长杨如轩。向其它地方进犯的国民党军4个团闻讯后,慌忙向吉安逃窜,红军粉碎了驻赣国民党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三次“进剿”。
龙源口大捷。年6月中旬,国民党军重新调整部署,调集第9师、第27师共5个团,以第9师师长杨池生为总指挥,从吉安向永新推进,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四次“进剿”。驻湖南国民党军第8军第2师由平江调防攸县,威胁井冈山根据地西侧。红4军得知这一情况后,根据对湘赣国民党军情况的分析,决定对实力较强的驻湖南国民党军取守势,对实力较弱的驻赣国民党军取攻势,集中兵力,击破驻赣国民党军的进剿。在这一方针指导下,红4军主力撤出永新,退至宁冈;同时,以赤卫队、暴动队等地方武装,袭扰进攻永新的国民党军。为了迷惑国民党军,红4军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先由宁冈佯攻酃县县城,待国民党军从永新向宁冈推进时,红4军主力又急返宁冈,待机歼敌。
6月20日,毛泽东、朱德在宁冈古城召开红4军连以上干部会议,决定利用新、老七溪龄的有利地形,集中力量歼灭向宁冈进攻的国民党军。21日,根据作战部署,朱德、陈毅、胡少海率红29团和红31团第1营进至新七溪岭待机;王尔琢、何长工率红28团在老七溪岭待机。毛泽东率领红31团第3营前往永新西乡的龙田、潞江一带,发动群众袭扰国民党军,并牵制驻湖南国民党军;袁文才率红32团第1营和永新赤卫大队埋伏在老七溪岭右侧武功潭一带,相机出击;王佐率红32团第2营对遂川、酃县采取佯动,监视国民党援军。22日,杨池生率国民党军2个团盘踞永新县城,杨如轩率国民党军3个团,分两路向新、老七溪岭进攻。23日凌晨,胡少海率红29团率先占领新七溪岭的制高点望月亭,与国民党军27团展开激战,国民党军凭借装备上的优势,突破红军阵地。朱德手提花机关枪率红31团第1营赶来支援,击退了国民党军的进攻,夺回并守住了望月亭制高点。
在老七溪岭一侧,当王尔琢、何长工率第28团抵老七溪岭时,国民党军第25、26团已抢先占领了制高点百步墩。为了夺取被占领的制高点,红28团根据地形和红军长短兵器的特点,挑选共产党员连排班干部和老战士,编成10个冲锋集群,每1集群4人,按3、5、7、9的比例分别配备花机关枪、梭镖、步枪、驳壳枪等短兵武器,轮番向百步墩攻击,于午间拿下了制高点,居高临下向国民党军发起攻击,第25、26团争相夺路而逃,红28团乘胜追击。这时,埋伏在武功潭上的红32团第1营和地方武装,在袁文才的指挥下,向白口村国民党军前线指挥所发起然攻击,捣毁了指挥所,杨如轩被击伤,带着残部向永新县城逃窜。乘国民党军慌乱之时,红28团直插龙源口背后,向新七溪岭包抄。国民党军第27团得知老七溪岭两团主力败退的消息后,慌快向龙源口方向溃逃。朱德率红29团和红31团第1营乘胜追击,在龙源口地区,会同红28团南北夹击,围歼了国民党军第27团。接着第三次进占永新城,打破了驻赣国民党军的第四次“进剿”。尔后,红4军令红28团往安福,红29团往莲花,红31团往吉安、天河一带发动群众。
龙源口大捷后,井冈山根据地拥有宁冈、永新、莲花3个全县,吉安、安福各一小部,以及遂川北部、酃县东南部、茶陵西南部,总面积达余平方公里,人口60余万,时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全盛时期。
永新困敌。年6月,国民党组织驻湘赣两省军队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会剿”。为对付国民党军的“会剿”,中共湖南省委于6月19日和26日,先后两次写信给湘赣边界特委和红4军军委,指示红军向湘南发展。6月30日,中共湖南省委派袁德生、杜修经为省委巡视员到达永新。当晚,在永新召开湘赣边界特委、红4军军委和永新县委联席会议,讨论湖南省委来信,决定红4军不去湘南,继续坚持井冈山根据地,并向湖南写信说明了理由。
驻湘赣国民党军曾于6月底约定,于7月7日对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一次“会剿”。7月4日驻湖南国民党军第8军吴尚部第1、2师,乘红军主力在永新分兵,宁冈空虚之机,提前出动,从茶陵、酃县进攻宁冈,侵占砻市。红32团和宁冈赤卫队,在袁文才率领下,运用游击战术从四面八方袭扰国民党军,使其被迫从砻市、古城退踞新城。同时,驻赣国民党军第6军胡文斗部和第9师,也由吉安向永新推进,准备与吴尚部会合,企图东西夹击红军。红4军得知湘赣国民党军开始“会剿”后,立即召回在莲花、安福、吉安一线游击的红军,于7月9日,在永新县城召开营以上干部参加的红4军军委扩大会议,决定乘吉安来犯的国民党军尚未迫近根据地之机,立即回师宁冈,围歼进犯新城的国民党军。作战计划未果。11日,红4军第28、29、31团赶到宁冈,与红32团会合。尔后红4军决定由朱德、陈毅率红28、29团从宁冈出发,进攻国民党军吴尚部的后方基地酃县、茶陵,迫使其急转回救;毛泽东率领红31团赶回永新,跟踪追击吴尚部,并切断湘赣国民党军的交通,使其难于会合;袁文才、王佐率红32团留守井冈山。
7月12日,朱德率红军占领酃县,迫使进入永新之湖南国民党军退回湖南。7月13日,红28、29团从宁冈出发后,攻克酃县。驻赣国民党军,分途从吉安、安福迫近永新。毛泽东写信给朱德、陈毅,要他们带红军大队返回宁冈、永新,保卫根据地。朱德、陈毅接信后,将部队带回宁冈与酃县交界的沔渡。14日,进占永新的国民党军吴尚部即经莲花撤回茶陵。按原作战计划,红28、29团决定返回永新,会同红31团对驻赣国民党军作战。这时,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不顾永新联席会议决定,附和红29团部分官兵欲回家乡的情绪,鼓动部队向湘南推进。15日,驻赣国民党军第3军王钧部5个团,第6军胡文斗部6个团由吉安、安福进占永新城。毛泽东率领红31团、永新赤卫队、暴动队以四面游击的方式,不分昼夜地袭扰国民党军。
7月中旬,毛泽东在永新西乡召开红军和地方干部会议,把红31团分东、北、中三路,分别成立了行动委员会,指挥反“会剿”军事行动。东路行委由第1营第2、3连组成,以毛泽覃为书记,陈毅安为指挥,在永新东乡石桥一带活动;北路行委由第3营第6、7连和第1营第1连组成,以宛希先为书记,伍中豪为指挥,在北乡虚皇山一带活动;中路行委由团部特务连和第3营第9连组成,以何挺颖为书记,朱云卿为指挥,在永新城郊活动。为了配合各路红军围困国民党军,中共永新县委动员3万工农群众,组成23个团,参加袭扰和游击斗争。其中,南乡组织了5个团0余人,北乡组织了4个团余人,东乡组织了4个团0余人,西乡组织了8个团多人。同时,毛泽东还派谭震林在永新县城建立了秘密军事交通站,收集国民党军情报。红军和赤卫队、暴动队、工农群众密切配合,将国民党军11个团围困在永新及其附近15公里内,达25天之久,创下了红军游击史上的奇迹。
后来,国民党军发觉红军主力已去湘南,遂发起进攻。红4军第31团和地方武装即从永新县城周围地区撤出。随后,国民党军进占莲花、宁冈。不久国民党军发生内讧,第6军6个团仓惶退出,第3军5个团也退至永新城内。
塘边分田。永新塘边村是个小山村,坐落在永新县的西乡,三面环山,山上松柏成林,山下樟树成片,地理环境优越。
年夏,毛泽东率红四军三十一团部分指战员先后三次深入永新县塘边村进行土地调查,开展土地革命的试点工作,领导塘边群众开展轰轰烈烈的打土豪分田地运动,使塘边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典范,有力地推动了边界土地革命运动的深入开展。
在塘边的40余天里,毛泽东经常深入群众家中访贫问苦,召开塘边农民及各阶层人士调查会,取得了大量的土地革命的调查资料。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在分析了塘边的阶级状况和劳苦群众受苦受难的根源后,毛泽东在塘边形成了一个17条的分田临时纲领,号召群众起来分田分地,进行土地革命。塘边土地革命首先是斗争土豪,发动群众纷纷起来分发土豪的浮财,烧毁所有契约,没收土豪占有的土地。接下来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分田运动,塘边分田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成立分田机构,乡由七人组成土地委员会,村由三人组成分田小组。2.由村分田小组丈量自己村的全部土地,将村里的人数、田亩数(按甲、乙、丙三等)登记造册,交乡土地委员会统一分配。3.根据毛泽东同志制订的分田政策,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均分配。肥、瘠田互相搭配,以原耕为基础,田多退出,田少补进,出榜公布。4.分配好的田地由乡土地委员会插好牌子,牌子写明田亩数以及由谁管业、收割。
塘边土地革命的开展,摧毁了旧的生产关系,解放了生产力,使广大劳苦群众在斗争中得到了切身利益,提高了群众的革命热情。不久,塘边土地革命的经验在全县及边界各地得到推广。年底,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根据塘边及其它地方土地革命的经验,制订了我党的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毛泽东亲自领导的塘边土地革命也因此成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土地革命的典范。
龙源口进攻战斗。红军占领遂川后国民党军独立第14旅又乘机派第27团,于年10月底从永新过七溪岭,再次侵入宁冈新城,妄图再取茅坪,攻上井冈山。同时,国民党军李文彬独立第21旅2个团和独立第7师一部于11月2日又来反攻遂川。
为避免硬战,红军又主动撤出遂川返回茅坪。9日,红军从茅坪出发到达新城城外后,朱德令部队迅速散开,占领城外高地,做好战斗准备,并乘国民党军早操之机,突然发起攻击,歼国民党军1个营,其余国民党军仓惶逃出城南,窜上新七溪岭,在山口架起数挺机枪向红军扫射。红军几次正面冲击,均未奏效。于是,朱德令红4军一部,绕道翻过高山,隐蔽登上新七溪岭,从背后出击国民党军;同时,正面红军也相机猛攻,国民党军一部分投降,一部分往永新方向溃逃。
11月10日,红军乘胜向永新进击,在龙源口附近的四教书院,恰遇溃退和一部分增援的国民党军,经激战,红军又打垮国民党军1个营,随即追至永新城下,适遇国民党军第7、28团在城郊东瓜岭、南屏山修筑工事,企图阻挡红军,固守永新城。红4军令毕占云率特务营从侧面包抄过去,终于打垮国民党军,红4军2个连乘胜进占永新城。这时,国民党军第35旅从吉安天河赶到,从左侧增援守城的国民党军。红军即撤回宁冈。此后,国民党军被迫转入守势。
九陇山斗争。年11月,国民党军开始策划对井冈山根据地进行第三次“会剿”。12月,为牵制“会剿”根据地之国民党军,宁冈、永新、茶陵三县赤卫队奉命坚守九陇山。年1月29日,国民党军占领黄洋界哨口。翌日,井冈山其它哨口先后失守。2月初,国民党军两个旅进攻九陇山根据地。
2月中旬,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常委宛希先在九陇山召开永新、宁冈、茶陵三县县委联席会议,成立了以朱昌楷为书记的湘赣边临时特委。3月,召开边界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产生了新的湘赣边界特委,各县党组织也恢复了工作。当月,边界特委将分散在井冈山的红5军少数人员和永新、宁冈、莲花、茶陵等县抽调人员,合编组成湘赣边界红军独立1团,下辖2个营8个连,团长王佐,副团长李灿。独立第1团在遂川、酃县、宁冈、九陇山一带游击。
3月14日,陈正人在永新主持召开了原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扩大会议,研究了湘赣边界红军及游击队行动等问题。4月底,红5军返回遂川,在黄坳击溃肖家璧靖卫团。湘赣红军独立第1团歼灭宁冈靖卫队大部,并击溃围攻九陇山军事根据地的“四县联防”国民党地方武装。
湘赣边界党的组织恢复后,为了集中力量打击国民党军及地方武装,湘赣边界红军独立第1团,以井冈山大小五井为中心,向遂川、宁冈、酃县等县游击;以九陇山为中心,向永新、宁冈、茶陵游击,先后打垮了宁冈、永新、茶陵等地的国民党地方武装,粉碎了永新、宁冈、酃县、茶陵四县靖卫团对九陇山根据地的“联防会剿”,收复了宁冈、莲花等地。井冈山根据地恢复到宁冈、莲花、遂川、茶陵、酃县的部分山区和永新的小江、鄱海、天龙山、绥源等地。
4月底,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红5军从赣南返抵遂川,击溃了肖家璧靖卫团。5月2日到达茨坪,随后进至宁冈砻市,与湘赣边界特委和红军独立第1团会合,并转交了红4军前委给湘赣边界特委的指示信。
5月10日,湘赣边界特委在宁冈古城,召开第四次执委扩大会议。根据红4军前委来信指示精神,在军事方面作出了以下重要决定:
1.决定“集兵政策”,将边界红军独立第1团编为红5军第6纵队;
2.制定了边界游击大纲。其内容共9条:(1)没收豪绅财物分配给农民;(2)摧毁国民党御用的政府和一切压迫、欺骗民众的团体;(3)摧毁剥削民众的税收机关;(4)解除军阀军队和靖卫团、保安队、挨户团的武装;(5)处决压迫民众的官吏;(6)没收外国资本的大商店、大工厂和银行;(7)保护小商人营业;(8)保护邮政:(9)优待国民党军、靖卫团、保安队、挨户团投诚和俘虏的士兵。
3.划分游击区域,实行分区游击。确定红5军的游击范围为永新、宁冈、遂川、泰和、万安、安福、吉安、茶陵、酃县、桂东、萍乡、攸县、万载13个县。其中主要是宁冈、永新、莲花、茶陵4县。将13个县划为4个游击区,即以永新西北特区为中心的永新、安福、吉安游击区;以莲花九都为中心的莲花、攸县、萍乡、万载游击区;以宁冈砻市至大陇为中心的宁冈、茶陵、酃县、桂东游击区;以万安为中心的遂川、万安、泰和游击区。
4.决定“在深入的基础上求扩大”的游击策略。
8月8日,根据湘鄂赣边界特委的要求,红5军离开永新,返回湘鄂赣边界。9月,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机关,从宁冈大湾村迁到永新城。
攻打黄门坊。年初,红四军向赣南进军后,永新县随着井冈山失守而失守。永新除小江山、万年山、天龙山区还坚持革命割据外,其余广大平原和乡村均沦于敌手。永新、安福、莲花3县保安队队长旷志斌(外号旷绞刀)以黄门坊为中心在固塘、钱溪、双溪、高市一带布下东西长15里的封锁线,企图切断小江山、万年山、天龙山的联系,摧毁革命根据地。
9月底,象形、丰陂等13个中共党支部联名向西北特区请求攻打黄门坊、钱溪、固塘3个据点。10月初。县赤卫队西北特区在徐彦刚、刘作述、刘家贤、贺水光的率领下攻打黄门坊。5日晚发起进攻,赤卫队员集中火力很快将沿途工事攻破,当进攻到保安队驻地时,保安队士兵用松木炮乱轰,赤卫队员在其来不及放第二炮便猛冲,将松木炮摧毁,随即用火力猛攻,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赤卫队攻占了黄门坊、固塘、钱溪3个据点,并从保安队和土豪劣绅家缴获大批枪支弹药和鸦片、银元。保安队队长旷志斌化装逃亡。
成立湘赣临时省委。年7月,为了加强对湘赣边工作的领导,中共苏区中央局决定将湘东南、湘南两特委和赣西南西路、南路、北路分委所辖地区合并为湘赣省。8月1日,中共中央派王首道等人到达永新召开湘东南特委和西路分委联席会议,宣布王首道、林瑞笙、甘泗淇、哀德生、刘其允、张启龙、李弼7人组成中共湘赣临时省委,王首道为书记。同时,将湘东南独立师改为湘赣红军独立第1师,西路地区独立团改为湘赣红军独立第7团。
10月8日至15日,在莲花县花塘村召开了中共湘赣省第一次代表大会。会议决定了建立武装发展根据地等问题。确定湘赣根据地的范围:东起吉安永阳,西至湖南茶陵,南起宁冈关背,北至萍乡,纵横约公里。选举产生了中共湘赣省委,王首道任书记,张启龙任军事部长。湘赣省委下辖北路、南路、湘南三个特委和永新、安福、吉安、莲花等8个县委及遂川、宁冈2个临时县委。
10月17日至25日,在莲花县花塘村召开湘赣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了《红军与地方武装工作计划)等文件,成立了湘赣省苏维埃政府,袁德生任主席,下辖北路办事处和14个县苏维埃政府。会后,中共湘赣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机关迁至永新。
配合红1方面军第三次反“围剿”。年8月1日,中共湘赣临时省委在永新成立,王首道任书记。湘东南独立师改为中国工农红军湘赣独立第1师。8月,由红7军教导队、西路教导队、红20军干部队在永新组成河西教导队,冯达飞任总队长,李朴任政委。
中共湘赣临时省委成立后,为配合红1方面军第三次反“围剿”作战,临时决定湘赣红军独立第1师进入遂川地区活动。9月15日,驻安福的国民党军第43师1个旅占领永新。红军独立第1师奉命由遂川北返,在苏区地方武装和群众的配合下,采取封锁围困手段,迫使占领永新的国民党军退向安福,红军追至金田附近,歼其一部。29日,湘赣红军独立第1师和独立第7团在吉安、安福、永新等县独立营的配合下,推进至吉安永阳,全歼刚进至永阳的国民党军公秉藩第28师1个团,俘团长毕卫汉以下官兵近人。尔后,独立第1师向西开展攻势,攻克茶陵洮水、南康、塘江等地。湘赣红军独立第1师发展至余人。10月,由永新独立营扩编成永新独立团,下设4个连,全团编有人,枪支,团长黄菊南,政委杨少尧。
创立红军分校。年11月,河西教导队改编为湘赣苏区红军学校,冯达飞任校长,杨茂任政委。12月,根据中革军委统一军队编制的命令,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4分校,李芬任政委,杨明任教育长,李贞任政治部主任,校址设永新县城考棚(现任弼时中学内)。年间,第4分校曾一度搬迁至永新县东里乡塔下村,校长改由龙云担任,谭家述、何东武任副校长。年7月,改名为红6军团随营学校,随军西征。组建湘赣兵工厂。年11月,在永新县潞江区九陂乡成立了以莲花修械所、永新赤色修械所和红3军团修械所为基础组建起来的湘赣兵工厂,归湘赣军区直接领导。
合编独立第3师。年11月中旬,湘赣红军独立第7团与湘南游击队调往永新后改编的红色警卫团合编成立湘赣红军独立第3师,该师下辖2个团1个直属连,每团设3个连,全师编有余人,枪支,活动于永新、莲花、安福、吉安等县。湘赣红军第3师师长冯建元,政委甘泗淇。傅家垅战斗。年11月初,蒋介石集中10个师又1个旅的兵力及国民党地方武装共8万人,组织对湘赣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企图首先解除翼侧的威胁,为集中全力进攻中央根据地创造条件。其部署是:李抱冰的第53师进攻安福;郭华宗的第43师移攻阜田、油田;周至柔的第14师进攻永新;罗霖的第77师移攻莲花,陈光中的第63师和公秉藩的第28师进攻永阳。
中共湘赣省委在查明国民党军企图后,组成了以林瑞笙为书记的临时前敌委员会。为统一指挥红军和地方武装反“围剿”的军事行动,成立湘赣红军独立第3师,并调在赣南活动的湘赣红军独立第1师急返湘赣根据地。在根据地军民中进行政治动员,组织群众坚壁清野。
11月中旬,国民党军第77师进占莲花地区,第14师进占永新地区,第28师重占永阳地区,第62、63师由攸县、茶陵向根据地推进。临时前委领导湘赣根据地各县武装在国民党占领区积极开展游击活动,围困进占莲花之国民党军第77师。
年12月初,国民党政府军队第十四师1个营伙同永新保安队进犯澧田,企图袭击由县城转移至澧田的湘赣省级机关。湘赣红军独立三师奉命连夜赶来,与河西教导队埋伏在澧田傅家垅一带,并派出永新警卫连去傅家垅以东6里的洋湖监视敌人。敌人进攻,永新警卫连佯装节节败退,将十四师1个营和永新县保安队诱入红军伏击圈,经3个小时激战,将敌军1个营和永新保安队全部消灭。
钱市街战斗。年1月3日,国民党政府军队第十四师周至柔部从永新经钱市街往吉安撤退,红军湘赣独立1、3师设伏于钱市街一带,原计划攻打其后部,因埋伏于固塘的游击队纪律不严,周部一进入埋伏圈,即开枪射击,过早暴露目标,致使周部从容展开兵力,红军指挥员英勇奋战,给敌人以较大杀伤,激战1天1夜,仍成僵持状态,最后被迫撤退。钱市街一仗,双方均伤亡很大,湘赣独立一师政委谭思聪牺牲。
傅家垅战斗、钱市街战斗粉碎了国民党军对湘赣根据地的第一次“围剿”。
发展红军和地方武装。湘赣根据地红军粉碎国民党军“围剿”后,中共湘赣省委和湘赣军区着手发展红军和地方武装。年1月,湘赣军区在永新成立,张启龙任总指挥,甘泗淇任政委。年5月,以茶陵地方武装为主,抽调永新、莲花等县地方武装组成湘赣红军新独立师,谭家述任师长,曾毅之任政委。6月,由湘赣根据地南路地方武装组成湘赣红军独立第12师,叶长庚任师长,魏桓任政委。
8月1日至7日,在永新县城,召开了湘赣省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会议通过了《扩大红军与健全地方武装》等决议案。11月7日至16日,在永新县城,召开了中共湘赣省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扩大红军问题》《红军与地方武装问题》等决议案。11月,抽调莲花、茶陵、萍乡等县红色独立营各1部组成湘赣红军新独立第1师,侯梯云任师长,陈韶任政委。这时,根据地武装发展到4个独立师、5个独立团、7个独立营,共00余人。11月上旬,红8军在吉安天河整编,正式成立红8军指挥机关。中革军委派肖克任红8军军长,蔡会文任湘赣军区总指挥兼红8军政委。
年3月25日,红8军由袁水急返永新相机歼敌。4月中旬,吉安独立团和永新独立团合编成立湘赣红军警卫师,全师余人,枪余支,师长王自清。7月底,改编为湘赣红军警卫团。
组建红6军团。年6月初,中共临时中央派任弼时赴永新,担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兼湘赣军区政委。中旬,红8军根据中革军委指示,改编为红17师,并在永新沙市同由湘鄂赣根据地调来的由原红18军缩编的红18师和红16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团(简称红6军团),暂由红17师首长统一指挥。红6军团成立后,根据中革军委命令,于7月底至10月中旬,转战永新、莲花、宁冈和茶陵地区,进攻国民党军西路军堡垒阵地。
梅花山战斗。年10月,国民党军西路军总司令何键,在萍乡设立“西路军总部”行营,指挥所属各部对湘赣、湘鄂赣两根据地的“围剿”。其中第1、2纵队“围剿”湘赣根据地。11月,西路军第1纵队司令刘建绪指挥各部向湘赣根据地发起进攻,以彭位仁的第16师和王东源的第15师之45旅担任主攻,以第15师主力和陈光中的第63师在南北两翼侧击,企图从中突破湘赣红军阵地,占领永新梅花山,打开湘赣根据地的西大门,然后向根据地的中心永新推进。11月8日,国民党军向梅花山阵地发起进攻,防守阵地的茶陵独立团奋起抵抗,激战2个小时,国民党军进至阵地前侧。这时,红17师赶到,打退了国民党军的多次进攻。下午3时,配置在五佛岭的红18师歼灭国民党军右翼两个团,然后乘胜反击,从翼侧向正面攻击梅花山之国民党军第15师45旅进行攻击;红17师和茶陵独立团也乘机进行反击,将国民党军击溃,歼近人。
年1月20日,红17师奉令北上,红18师留在湘赣根据地坚持斗争。3月,在永新芦溪古竹村,成立永(新)安(福)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隶属湘赣省军政委员会。7月,合并为永新中心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3月25日,红17师返回永新。
沙市伏击战。年1月,国民党军两次发动进攻,占领了梅花山,并继续向永新推进。这时,中革军委命令红6军团以第17师北渡袁水,会同湘鄂赣根据地的红16师,破坏南浔铁路,威胁南昌,以吸引赣江以东国民党军,配合红1方面军作战。1月20日,红17师在肖克率领下,从永新高桥出发,经吉安、安福,进入袁水地区。
2月上中旬,国民党军第15师从宁冈向永新推进。红18师等湘赣红军与国民党军第15师先后激战于永新县城西南部的七溪岭、秋溪和县城东面的东华岭一带。2月18日,中共湘赣省委、湘赣军区等机关被迫撤出永新县城,向石灰桥地区转移。3月25日,红17师从宜春地区返回湘赣根据地,经莲花至安福洋溪,与红18师会合。
4月5日,国民党军第15师由永新县城向永新沙市进攻,湘赣军区和红6军团决定在沙市设伏,打击国民党军。次日凌晨,红6军团各部进入沙市、澧田大道以北地区,其中红17师第49、51团设伏于沙市东北和乌宗南面;红18师第52、53团设伏于谭家村后山;红17师第50团和红18师第54团为预备队。上午10时左右,国民党军第15师前卫第43旅进入红军伏击地域时,红17师第50团和红18师第54团迅速出击,攻击国民党军第15师后续部队,切断其与前卫的联系;同时,红17师第49、51团和红18师第52、53团,对国民党军第15师前卫第43旅行军纵队实施突击,激战3个小时,全歼国民党军第43旅,毙国民党军官兵余人,俘旅长侯鹏飞、参谋长赵楚卿等官兵余人,缴获步枪支、重机枪28挺。战斗结束后,红军转移至象形、花溪和莲花等地休整。沙市战斗是河西战场第五次反“围剿”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
金华山、松山战斗。年5月,国民党军调整部署,继续向根据地进犯。西路军第1纵队司令刘建绪令第62师第旅由安福调至永新沙市地区,辅助第15师修筑从澧田至潞江的碉堡;调第62师第旅驻守安福;令补充第1总队修筑从潞江至砻山口的碉堡;第63师修筑莲花良坊至田里的碉堡。第16师修筑从永新至新城的碉堡。企图以“处处建碉,层层封锁,稳打稳扎,步步为营,节节进剿”的手段,将湘赣红军围困在花溪和石灰桥地区,待援军到后,与红军决战。5月中旬,国民党军从永新至莲花的碉堡线建成,援军独立第46旅进至峡江,第53师由赣江以东向安福调动,第16师和第62师第旅集中永新地区,准备向石灰桥进犯。
中共湘赣省委和湘赣军区根据中革军委“以阵地战保卫根据地”的指示,提出了“为保卫苏区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口号,并将省委、军区机关转移至永新牛田地区,红6军团第17、18师进至石灰桥地区,一部分兵力占领金华山、茶子山等阵地;主力集中石灰桥地区,抢修工事,构筑碉堡,准备抗击国民党军。
6月3日拂晓,国民党军第16师师长彭位仁率领该师3个旅和驻东华岭的第62师第旅,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红军金华山阵地发起进攻。首先,向金华山阵地制高点帽子岭冲击,红17师第51团奋起反击,打退国民党军多次冲击。激战至中午,国民党军第旅占领了茶子山和马岭等前沿阵地。红17师集中3个团的兵力进行反冲击,将国民党军打回东华岭,毙伤其副旅长李国强以下官兵余人。从此以后,红6年团与国民党军4个旅在金华山地区展开了20多天的阵地争夺战。6月24日,国民党军改变进攻方向,除留第16师1个旅控制禾水以南重要据点外,其余2个旅和第62师旅转移至禾水以北,企图迁回到红军金华山阵地的侧后。同时,第53师由安福县城和金田等地向永新东北的怀忠、桂林坊地区进攻。为此,红6军团及时调整部署,留红18师在金华山阵地坚守,牵制国民党军;红17师则转移至松山、神功山一带,以阵地战准备阻击国民党军第53师。
红17军转移至松山、神功山后,立即进行了战斗部署。第50团配置于神功山,担负神功山方向阻击任务;第51团配置于松山村后的高塔岭,担负正面阻击任务;第49团一部控制香炉山,另一部防守观音坐莲、官山坪、半塘等地;红军学校配置于沿怀忠通往金田的大道北侧一带小高地,担任警戒;指挥所设在金鸡坡,观察所设在香炉山。
30日晚,国民党军第53师师长李抱冰率部占领安福洋门、虹桥地区后,在飞机、炮火的掩护下,集中兵力向神功山阵地进攻。其主力在虹桥展开,从正面向红军攻击,一部迁回至桂林坊,从侧翼攻击神功山东面。红17师第50团打退了国民党军的多次冲击,激战至次日黄昏,被迫撤出阵地,向南转移至高桥。7月2日上午,国民党军第53师占领神功山后,又向松山发起进攻。其主力以神功山为依托,经宁家、下边、平湖岭向松山东侧攻击;另一部兵力经南田、上塘向红军学校警戒阵地攻击。得手后,占领怀忠圩、下木栅,接着迂回至松山西侧攻击。防守松山的红17师第51团打退国民党军多次进攻,激战至下午4时,被迫撤出战斗,转移至香炉山阵地;后又于3日下午与第49团一起撤离香炉山,向南转移至高桥。晚上,红17师各团均渡过禾水,返回金华山和梅田地区,准备恢复和依托井冈山根据地,继续坚持斗争。
红6军团突围西征。松山、金华山战斗失利后,红6军团和红军学校第4分校进入井冈山五斗江、衙前等地,进行整训。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命令红6军团退出湘赣根据地,突围西征,留下一部分武装坚持游击战争。同时,命令成立红6军团指挥机关,肖克任军团长、王震任军团政委、任弼时任军团军政委员会主席。红6军团接到命令后,任弼时主持召开了干部会议,传达了7月23日中革军委命令,研究了突围方向及战斗部署。会后,开展筹粮钱、打草鞋及组织整顿和思想教育工作。8月,中共湘赣省委在永新牛田召开扩大会议,决定重新成立湘赣省军区,陈洪时任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彭辉明任司令员。
这时,国民党军第15师向息罗、五斗江移动;第16师向黄坳、息罗推进;国民党军余汉谋都也由南康向北移动,协同第15、16师围攻红6军团。红6军团获悉此情报后,一面向中革军委报告,建议提前西征;一面隐蔽转移至遂川横石、新江一带。
8月4日,湘赣军区独立第5团佯装红6军团主力,沿赣江西岸开展游击活动,造成红6军团东渡江的假象,以迷惑国民党军。8月7日,红6军团9余人,在任弼时、肖克、王震的率领下,以湘赣军区独立第4团为前导,由遂川的横石出发,突破国民党军第1道封锁线后,分两路昼夜兼程。一路由五斗江经毛桃、梯子岭、大坑、九龙坑、宋坑抵藻林;另一路由衙前,经横岭,穿过石溪河,抵藻林。在藻林又进行休整,调整部署。9日,从藻林出发,经左安、汤湖、高坪车下、茅坪、白沙,沿途推毁国民党军及地方武装后,抵湖南寨前,胜利突围。
下篇主力红军长征后,永新的军事斗争由公开转入隐蔽,斗争方式由正面转为游击,采取夜间出击、声东击西、攻其不备的游击战术,歼灭民团,烧毁碉堡,袭扰国民党地方武装。国共合作后,游击队走出深山,改编为新四军,共同打击日本侵略军。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长驱南下,解放永新,剿灭残留土匪,取得节节胜利。铁镜山游击。年10月,中共湘赣省委、省军区率部从永新牛田突围,转移到武功山地区。年2月9日,湘赣省党政军机关和部队仅有的1部电台在战斗中损坏。从此,中共湘赣省委失去了与中共中央和红6军团的联系。
3至5月,湘赣红军游击队在安福、莲花、永新一带,开展游击活动。10月,活动在永新铁镜山湘赣游击队,得悉宁冈县保安大队余人,前往永新增援“清剿”后,在其必经之路的永新潞口实施袭击,毙保安大队指挥官及队员20余人,缴获长短枪30余支。
年1月,湘赣游击司令部在各地寻找回来的游击队员,调整和组建了第1、2、3、4大队。12月12日,湘赣游击队改编为湘赣红色独立团,原四个大队改称连,段焕竞任团长,刘培善任政委。
年12月12日,谭余保在安福三江村,召集湘赣游击司令部大队长以上干部会议,决定将湘赣游击队改编为湘赣红色独立团,原4个大队改为4个连。年2月25日,湘赣红色独立团3连在永新铁镜山的配合下,趁元宵闹龙灯的机会,袭击了永新澧田区公所,缴枪30余支,击毙国民党澧田区区长漆伯昂。
4月上旬,刘培善率湘赣红色独立团1、4连,前往九陇山开辟游击根据地。5月,刘培善率领湘赣红色独立1、4连,接连袭击了宁冈古城、新城区公所。次月,捣毁了永新烟阁、在中的第2、4联保处。6月,由于湘赣省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游击司令部司令员曾开福叛变,省委和游击司令部从安宜边界地区转移至陈山、铁镜山游击根据地。7月,湘赣红色独立1、4连先后袭击了永新秋溪、泮中、潞口、文竹等区公所。
湘赣游击队改编新四军。年7月,芦沟桥事变爆发,中国人民开始全国性抗日战争。10月初,中共中央东南分局书记项英在南昌发表宣言,宣布将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抗日武装。4日,陈毅从赣州抵吉安,同国民党吉安行政督察公署专员兼保安司令刘振群进行谈判,双方就停止军事行动游击队集中整编和设立新四军通讯处等问题,达成了协议。
10月下旬,为了向湘赣边红军游击队传达中共中央的指示和吉安谈判的情况,陈毅带着项英的亲笔信和中共中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及有关国共合作的文件,由吉安经安福、莲花、永新等地,到达九陇山游击根据地,找到了湘赣红色独立团,见到段焕竞和刘培善后,向他们传达了中共中央的指示,解释“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宣传国共合作、一致对外的意义。段、刘派人将陈毅送往永新县境内的铁镜山中共湘赣临时省委驻地,让陈毅与谭余保直接面谈。在铁镜山,陈毅耐心向谭余保解释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阐述了中共中央依据形势变化,制定国共合作,一致对外方针政策的意义。谭余保接受了陈毅的意见,并表示服从中央决定。11月中旬,陈毅返回吉安,成立了新四军驻青安通讯处。
陈毅离开永新铁镜山后,谭余保为了统一红军游击队的思想,于11月召开会议,学习讨论“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和中共中央有关文件,会后,通知各游击队下山整编。11月底,湘赣边红军游击队分别从武功山、九陇山、铁镜山、五里山、柑子山、牛心山、太阳山、荷树下等地,集中到莲花县城西南棋盘山脚的神泉乡垄上村,进行整训改编。从延安派来了李忠民、张铚秀等八路军干部,参加指挥部队集训。
年1月,项英和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副书记曾山来到垄上,巡视了整训部队,并将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第1大队。同时,中共湘赣临时省委改为中共湘赣特委,并派人前往湘赣边各县同国民党县政府谈判,争取释放了被捕人员;还派出一批干部到邻近各县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扩大抗日武装力量。边界群众踊跃参军,新四军第1支队第2团第1大队发展到多人。2月,部队除80多人继续留在湘赣边区外,其余多人,在段焕竞、刘培善率领下,开赴抗日前线。之后,遂川县良碧洲游击队经过整训,也离开湘赣边区,开赴抗日前线。谭余保等人领导湘赣边区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继续坚持斗争,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
年1月底,湘赣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1支队2团队1大队,大队长段焕竞、教导员李忠民。2月,1大队开赴皖南抗日前线。
抗击日军。年1月20日,日军第6方面第20军第27师团侵战澧田镇,22日凌晨侵占永新县城。日军杀人、放火、抢劫、强奸、抓夫,无恶不作,永新人民采取各种形式与日军进行斗争。
日军入侵前,县民坚壁清野,破坏交通,从文竹至县城,从沐江至沙市的两条必经要道,沿途各家各户转移粮食、性畜、衣物,男女老少上阵挖路断桥。
日军进入永新县城后,居民奋起抵抗,他们从城北越过护城壕沟,进入实验小学,凭窗射击日军。日军用轻重机抢疯狂扫射,并另遣1个小队出西门,绕过左家村,由侧面向实验小学进行攻击,民众两面受敌,被迫撤离。当时,县长王斌带领县保警队坚守了半个小时后撤往曲江牛田,沿途阻击日军。2月28日,王斌率县保警队配合第58军两个团攻城,3月1日夺回县城。
永新民众支援军队抗击日军,不顾危险为部队抢运积谷、食盐、伤病员。如澧田镇居民当日军到达澧田镇时,仍在洋江村抢运积谷;北乡群众从吉安把多担食盐全部抢运回县。许多民众自发地帮助58军抬运伤病员和军用物资,有些民众在抬运伤病员途中遭日军机枪扫射而中弹牺牲。
地方武装和民众寻找机会抗击和捕杀日军。文竹乡农民周回玉等在公路上,将1名日本兵捕获处死。潞江花汀村1名姓贺的农民趁1名日军上厕所时,夺其枪支。澧田镇谭家村农民谭绍先遇见3名日军抢劫民财,他奋不顾身,将日兵击败。石桥村10余名农民捕杀1名日军军官,缴获手枪、地图、金银等物。白鹭村1名武术师将路遇的1名日本名打翻并投入水中溺死。文化乡乡丁在坳上村击毙1名到村民家寻找食物的日本兵。道山乡乡公所盛执中带领乡丁10余人,在用坑截击日军散兵,将日军上等兵高藤正春击毙,缴获日军枪支、证件等物。日军大部队撤离县城后,沿有小股部队在县城行凶抢劫,北门村数十名青壮年在王黄榜的指挥下,于王家祠与日军拼杀,经激烈捕斗,捕获日军8人,并将其绑赴县城广场处决。日军向遂川窜犯经盐石岭时,遭到预先埋伏在山坳的村民袭击,被抓作挑夫的县民,乘敌惊慌中,手持扁担与日军搏斗。文竹乡城江村挑夫贺星云将两名日本兵从悬崖峭壁上打落山沟。此次伏击,消灭日军4人,缴获步枪5支、机枪2挺、战马2匹。
解放永新。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同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其中第2野战军第4兵团突破长江天堑,攻占马当要塞,直播浙赣铁路,解放赣东北和省会南昌。7月13日,解放军第40师俘国民党军官兵余人后占领吉安城,解放吉安。然后,第4兵团集结于吉安及其周围地区进行休整。配属第4兵团的第18军在吉安短暂休整后,经吉安、安福,继续向湘赣边界莲花、永新进军。
第18军军长张国华(永新人)、政委谭冠三率第52师和第53师,分东、北两路向永新进攻。东路从吉安,经永新高桥楼乡,渡过禾水;北路从安福,经洋门、怀忠,抵近永新县城。7月27日晚,攻占永新县城,解放永新。第54师沿安(福)莲(花)公路推进,于8月10日攻占莲花县城解放莲花。第18军解放永新、莲花后,主力即转入休整和协助地方剿匪。第52师第团则翻过七溪岭,于8月15日攻占宁冈县城,解放宁冈。
剿灭残匪贺维珍。人民解放军解放吉安地区前夕,国民党布置大批散兵、保安队员、特务、土匪,潜伏下来,组织特务土匪武装。当时,在吉安地区已发现成股之匪20余股,约0余人,其中,较大的几股为“井冈山绥靖区反共自卫军”肖家璧股余人、永新县境之匪“赣西绥靖司令部”贺维珍股余人、宁冈县伪县长陈振华股余人。他们企图凭借复杂险要地形建立以井冈山为中心,井冈山、武功山、东固山3个形成犄角之势的据点,“开展游击战”。
为了粉碎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应变”计划,维护社会安定,巩固新生红色政权,解放吉安的部队和军分区,根据毛泽东“必须坚决地肃清一切危害人民的土匪、特务、恶霸及其他反革命分子”的指示,执行华中军区“军事清剿政治瓦解和发动群众三者密切联系”的剿匪方针,展开了剩匪作战。年7月,人民解放军第师一面配合主力行动,解放各县;一面组建成立军分区,投入剿匪作战。师兼吉安军分区后,成立了3个剿匪指挥所,由团(欠第3营)组成永新剿匪指挥所,第团2个营组成泰和剿匪指挥所,第团团直组成吉水剿匪指挥所,分别担任清剿股、散匪,收编游杂武装等任务。
年7月,原国民党军第31军军长贺维珍,奉白崇禧之命,从长沙经萍乡、茶陵、宁冈至永新澧田垄、肖家一带,以国民党地方武装为基础,成立了“赣西绥靖司令部”,下辖两个团个直属营。第1团团长王承基,有余人,步枪余支;第2团团长周赞,有余人,步枪余支;直属营营长何赞,共50余人,企图“坚持赣西地区,开展游击战争”。
第师兼吉安军分区后,决定由第团第2营加强团侦察排,进剿匪“赣西绥靖司令部”,全歼该股匪特。第2营决定以第5连担任主攻;第7连加强团侦察排负责迂回,切断匪之退路;第6连担任歼灭匪第1团团部及机动之任务。
8月15日深夜,第团由白沙塘出发,经用坑、险坑、茶坪、路下等地,于16日早晨6时30分进至吉黄,首先歼灭贺匪前哨第7连,尔后合围歼灭了第3营营部。查明情况后,继续向匪“赣西绥靖司令部”所在地——澧田垄进攻。7时10分,占领匪司令部东面之山头,第5连从正面进攻,团侦察排迁回至神源,将该地域内匪特歼灭。第7连占领栗江、神源后,对匪司令部形成合围,并切断了其退路。7时40分歼灭匪“赣西绥靖司令部”,俘获匪首国民党军少将司令贺维珍(后逃离)。少将参谋长刘继向等余人,缴枪余支。匪第1团从石门向南逃窜。9月,第师于永新、宁冈地区歼灭匪“赣西绥靖司令部”第1团,活捉团长王承基,取得了剿匪的全面胜利。
附:永新红色履历
年在外地求学的的欧阳洛、刘真(原名刘珍)、刘作述、王怀、徐佩宜、龙忠桂、刘家贤等组织革命团体“民声社”,创办农民业余夜校和平民夜校。
年9月中旬,北伐军朱耀华部在欧阳洛、刘真、刘作述等接应下,从茶陵、莲花进入永新,赶走盘踞在永新的北洋军阀陈修爵部。次日,在县城教场坪举行盛大庆祝大会。
10月,国民党永新县党部和永新县临时行政委员会成立,欧阳洛任县党部主任委员,贺梦周任县临时行政委员会委员长。县总工会、农民协会、商民协会、学生联合会相继在县城成立。王怀任工会委员长,刘真任农民协会会长。组织工人纠察队和农民自卫军,颜炯任农民自卫军总指挥,贺敏学任副总指挥。
年底,中国共产党永新支部成立,欧阳洛兼任支部书记。
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农民自卫军(队)。
4月,永新党组织负责人欧阳洛、贺子珍联络安福王新亚、井冈山袁文才和王佐,准备发动永新暴动,攻打永新城,救出被国民党拘禁的共产党员和工农群众。
7月2日,李仕忠率领枧田乡农会和工会会员人攻打澧田区署,营救补囚禁的农会会员李回德、李富生,在田味仙鹅桥与敌人相遇,李福德、颜新姬(女)牺牲。史称“枧田暴动”。
7月,中共永新县委组织与宁冈、安福、莲花县中共组织联系,由袁文才、王佐、王新亚、杨良善分别率领该县农民自卫军攻克永新县城,救出被关押的共产党人、国民党左派、青年学生和民众团体干部。随后成立了赣西农民自卫军总指挥部,王新亚任总指挥,贺敏学、袁文才任副总指挥。
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领导率领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永新三湾村,进行“三湾改编”。
年3月,毛泽东到永新秋溪乡发动群众,帮助建立了秋溪乡党支部。
5月8日,红军由拿山向永新县城推进,与国民党军激战,并乘胜占领了永新,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二次“进剿”。
5月19日,朱德、陈毅指挥红军,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在永新草市坳,歼灭国民党军第79团。接着,击溃国民党军第27师,占领永新县域,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三次“围剿”。
6月23日,红军龙源口大捷,占领永新县域,粉碎了驻赣国民党军对井冈山的第四次“进剿”。
6月25日,毛泽东在禾川中学礼堂召开连以上干部大会,会议决定第二次分兵,前往边界各地发动群众,创造群众割据。次日,毛泽东率31团1营和永新县委机关到塘边蹲点。同时,宣布分田临时纲领17条,全县开始分配土地。
6月27日,胡少海率领红29团,在莲花县红色独立团和永新赤卫队配合下攻克莲花县域。
6月30日,毛泽东在永新县城召开中共湘赣边界特委、红4军军委和永新县委联席会议。决定不宜执行中共湖南省委要红4军分兵向湘南冒进的意见,主张留在湘赣边界,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7月12日,朱德率红军占领酃县,迫使进入永新之湖南国民党军退回湖南,红31团在毛泽东率领下,抵永新,发动群众和地方武装,配合红军不分昼夜地袭扰国民党军。
7月13日,驻赣国民党军,分途从吉安、安福迫近永新。毛泽东写信给朱德、陈毅,要他们带红军大队返回宁冈、永新,保卫根据地。朱德、陈毅接信后,将部队带回宁冈与酃县交界的沔渡。
7月中旬,毛泽东率领红31团,在地方武装和群众配合下,将国民党军11个团围困在永新县域附近达25天之久。
8月中旬,毛泽东在永新召开连以下干部参加的特委扩大会议,批评了湖南省委的主张,决定由毛泽东率部前往湘南迎还红军大队。
8月下旬,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对井冈山发动了第二次“会剿”。
8月28日,红31团第1营从永新连夜返回井冈山。
11月9日,红4军于宁冈新城和永新龙源口击败国民党军第14旅1个团。次日进占永新,随即退回宁冈。
12月,为牵制“会剿”根据地之国民党军,宁冈、永新、茶陵三县赤卫队奉命坚守九陇山。
年1月29日,国民党军占领黄洋界哨口。翌日,井冈山其它哨口先后失守。2月初,国民党军两个旅进攻九陇山根据地。
2月,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常委宛希先在九陇山召开永新、宁冈、茶陵三县县委联席会议,成立了以朱昌楷为书记的湘赣边临时特委。
3月,召开边界党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产生了新的湘赣边界特委,各县党组织恢复工作。
3月,分散在井冈山的红5军少数人员和永新、宁冈、莲花、茶陵等县抽调人员,合编组成湘赣边界红军独立1团,下辖2个营8个连,团长王佐,副团长李灿。独立第1团在遂川、酃县、宁冈、九陇山一带游击。
3月14日,陈正人在永新主持召开了原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扩大会议,研究了湘赣边界红军及游击队行动等问题。
4月底,红5军返回遂川,在黄坳击溃肖家璧靖卫团。湘赣红军独立第1团歼灭宁冈靖卫队大部,并击溃围攻九陇山军事根据地的“四县联防”国民党地方武装。
8月8日,根据湘鄂赣边界特委的要求,红5军离开永新,返回湘鄂赣边界。
9月,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机关,从宁冈大湾村迁到永新城。
12月30日,永新、宁冈、莲花三县地方武装攻克永新县城,随后,赣西行动委员会在永新县城成立,王怀任行委书记。
年4月,组建永新独立营。
4月11日,彭德怀率红5军在永新、莲花地方武装配合下在莲花路口击败国民党军朱耀华第54旅。
10月上旬,在地方党和政府配合下,扩充红军0余人,筹集60万银元及大批布匹、药材、食盐等。
12月,湘东独立师转战至永新、莲花。在永新地方武装和群众配合下,于永新城西袭击国民党第19路军63师先头部队,追击至东乡莲花坪,又歼灭其后卫一部。
年3月2日,谭家述、王震率湘东南独立师第3团从莲花,经永新、宁冈,出酃县,接应红7军第58团。
7月初,红7军和红20军第团奉命从永新等地调往赣江以东,与红1方面军会合。
8月1日,中共湘赣临时省委在永新成立,王首道任书记。湘东南独立师改为中国工农红军湘赣独立第1师。
8月,由红7军教导队、西路教导队、红20军干部队在永新县城禾川中学组成河西教导队,又改为湘赣红军学校,冯达飞任总队长,李朴任政委。
9月16日,湘赣红军独立第1师围困侵占永新的国民党军第43师1个旅。
9月29日,湘赣红军独立第1师在独立第7团和永新、吉安、安福等县独立营配合下,在吉安永阳全歼国民党军第28师1个团。
10月,由永新独立营扩编成永新独立团,下设4个连,全团编有人,枪支,团长黄菊南,政委杨少尧。
11月中旬,湘赣红军独立师第3师在永新歼灭国民党军一部。
11月,河西教导队改编为湘赣苏区红军学校,冯达飞任校长,杨茂任政委;
11月中旬,湘赣红军独立团第7团与湘南游击队调往永新后改编的红色警卫团合编成立湘赣红军独立第3师,该师下辖2个团1个直属连,每团设3个连,全师编有余人,枪支,活动于永新、莲花、安福、吉安等县。湘赣红军第3师师长冯建元,政委甘泗淇。
11月,在永新县潞江区九陂乡成立了以莲花修械所、永新赤色修械所和红3军团修械所为基础组建起来的湘赣兵工厂,归湘赣军区直接领导。
12月上旬,湘赣红军独立第1师在永新文竹与独立第3师会合。
12月,根据中革军委统一军队编制的命令,湘赣苏区红军学校改称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4分校,李芬任政委,杨明任教育长,李贞任政治部主任,校址设永新县城考棚(现任弼时中学内)。
年1月3日,湘赣红军独立第1、3师在永新钱市街伏击国民党军第14师。
1月,湘赣省军区在永新成立,张启龙任总指挥,甘泗淇任政委,冯达飞任参谋长,于兆龙任政治部主任。
2月1日,以河西教导队为基础,在永新成立红军学校第4分校。后搬迁至永新县东里乡塔下村,校长改由龙云担任,谭家述、何东武任副校长。
5月,中共湘赣省委在永新县城创办党校。
8月1日,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永新县城召开,通过了《扩大红军与加强地方武装》等决议案。
9月18日,湘赣省反帝拥苏大同盟在永新县城成立。
12月,湘赣省军区卫生部在永新县城创办红军卫生学校。
年2月5日,苏区中央局在永新改组湘赣省委,由刘士杰接任书记。
3月25日,红8军由袁水急返永新相机歼敌。
4月中旬,吉安独立团和永新独立团合编成立湘赣红军警卫师,全师余人,枪余支,师长王自清。7月底,改编为湘赣红军警卫团。
6月中旬,红8军改编为红17师,并在永新沙市与红18师合编成立红6军团。
11月8日,红6军团在永新梅花山地区阻击国民党军,击溃6个团进攻。
11月21日,中共湘赣省委第三次代表大会在永新县城召开,任弼时任书记。
12月11日,湘赣省苏维埃政府第三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永新县城召开,选举谭余保任主任。
年1月20日,红17师奉令北上,红18师留在湘赣根据地坚持斗争。
3月,在永新芦溪古竹村,成立永(新)安(福)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隶属湘赣省军政委员会。7月,合并为永新中心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
3月25日,红17师返回永新。
4月5日,红17、18师在肖克、王震指挥下,于永新沙市歼灭国民党第16师43旅。
5月下旬,湘赣军区机关转移至永新牛田。
6月3日至7月3日,红17、18师在永新金华山、松山阻击国民党军。
7月,中国工农红军学校第4分校改名为红6军团随营学校,随军西征。
8月中旬,中共湘赣省委在永新牛田召开扩大会议,决定重新成立湘赣省军区,陈洪时任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委,彭辉明任司令员。
9月,国民党军全面向湘赣根据地进行“清剿”。
10月,中共湘赣省委、省军区率部从永新牛田突围,转移到武功山地区。
年2月9日,湘赣省党政军机关和部队仅有的1部电台在战斗中损坏,从此,中共湘赣省委失去了与中共中央和红6军团的联系。
3至5月,湘赣红军游击队在安福、莲花、永新一带,开展游击活动。
10月,湘赣游击队在永新县潞口,袭击了前来“清剿”的宁冈县保安大队。
年1月,湘赣游击司令部在各地寻找回来的游击队员,调整和组建了第1、2、3、4大队。
12月12日,湘赣游击队改编为湘赣红色独立团,原四个大队改称连,段焕竞任团长,刘培善任政委。
年2月25日,在永新铁镜山的红色独立团3连,趁元霄闹龙灯的机会,袭击了永新澧田区公所。
4月上旬,刘培善率湘赣红色独立团1、4连,前往九陇山开辟游击根据地。
5月,湘赣红色独立1、4连,接连袭击了宁冈古城、新城区公所。次月,捣毁了永新烟阁、在中的第2、4联保处。
6月,湘赣省军政委员会副主席、游击司令部司令员曾开福叛变。省委和游击司令部从安宜边界地区转移至陈山、铁镜山游击根据地。
7至8月,湘赣红色独立团第1、4连,先后袭击了永新秋溪、泮中、潞口、文竹等区公所。
10月4日,中共中央东南分局委员陈毅到吉安,同国民党吉安专署专员刘振群谈判,就湘赣边界游击队改编等有关问题达成协议。
10月下旬,陈毅从吉安,经安福、莲花、永新,到达九陇山,向湘赣边游击队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国共合作抗日等指示。
11月初,陈毅至铁镜山,与谭余保会面。经陈毅耐心宣传,谭同意率队下山改编。
11月中旬,谭余保在铁镜山主持召开干部会议,学习中共中央《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等文件,统一了思想。
11月底,湘赣边红军游击队分别从武功山、九陇山、五里山、铁镜山等地汇集莲花县垄上村进行改编,后开往神泉集训。
12月,新四军驻永新黄冈留守处和莲花留守分处成立。
12月,中共中央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选派李忠民、张铚秀、彭汉元等八路军干部到莲花神泉,帮助指导部队训练。
年1月,湘赣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一支队二团一营,开赴抗日前线。
4月,湘赣边特委和永新县委与澧田区公署、泮中区公所及永新县政府达成协议,形成抗日统一战线。
年3月17日,侵华日军18架飞机狂炸吉安中心区,造成巨大损失。
6月,吉安成立人口物资疏散管理处,组织市民、物资疏散。
上半年,南昌沦陷前,国民党江西省党政军机关迁至泰和县。
年7月29日,侵华日军首次侵入吉安地区莲花县,国民党第58军进行抗击。
年1月22日,侵华日军侵占永新县城。
1月底,国民党第58军先后收复莲花、永新、遂川等县。
7月,日军沿粤赣公路向吉安进犯,沿途遭到国民党军和各地游击队、群众的奋力抵抗和阻击。
年7月16日,吉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李立任主任。第师奉令兼吉安军分区。
7月28日,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18军军长张国华率部解放永新。
8月1日,县军民万余人集会,隆重庆祝永新解放。
8月15日,第师团于永新澧田歼灭“赣西绥靖司令部”,活捉国民党军少将司令贺维珍。
赣鄱笙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