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竹,我本狂野

文雅之竹

文竹,顾名思义,文雅之竹也。它似乎给人的印象是枝叶如松,茎杆似竹,体态潇洒,造型别致,性情文静,风格优雅,故而成为家庭盆栽、盆景和切花装饰之良材,历来深受花友青睐。

然而,文竹真的是“文雅之竹”吗?我们真的了解它吗?

你见过这样的吗。。。

这画风。。。

每次在老年大学花卉班授课之时,总有学员吐槽家中“文竹不文”,经常生得“披头散发”,凌乱不堪,并求教文竹“矮化”之法。

如此看来,花友们对文竹之“真性情”还不甚了解,因此很有必要向大家细细介绍一番了——因为人家本来就不姓“文”嘛。

文雅之竹?你想多了

文竹(Asparagusplumosus)隶属百合科(Liliaceae,但按照新的植物分类系统则应归于天门冬科Asparagaceae)天门冬属,系多年生攀缘草本(攀缘,攀缘,攀缘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原产非洲南部。

请自行定位和想象文竹在图片中的位置。。。

只因大多数花友被文竹的一年生播种苗小巧玲珑的可人姿态所“忽悠”,便在植物介绍中无视“攀缘”二字,终于不知其“真身”乃是藤本。

小巧玲珑的一年生苗

广袤、炎热、原始而充满野性的非洲大陆,炼就了文竹柔中带刚的劲草风格,也铸就了文竹张扬狂放的豪士性情——

青翠的“针叶”其实是叶状枝

细密的“针叶”(其实是它的叶状枝,而真正的叶片则演化成为茎节上的鳞片和钩刺),减少了水分的蒸腾,足以捱过热带草原漫长的旱季;

茎节上的钩刺,才是真正的叶

尖锐的钩刺,不仅可在其生长时牢牢钩住攀缘物,以抵御热带风暴的袭击,还能成为防身的利器,避免其成为饥饿的羚羊和斑马们的美餐。

也正因有此“野性”,方能在恶劣环境中得以生存繁衍,否则早已为自然所淘汰,根本无缘成为我等今日书桌案头之佳卉啦!

云竹本是真名,狂野本是真情.

文竹大约于年代首次引进“花城”广州。因其身姿纤秀,宛若高山云松,又似庭院翠竹,便被命名为“云竹”、“云片竹”或“松山草”(注意啦,这时可不叫“文竹”哦)。

歪果仁叫它“蕾丝蕨”倒是非常形象

再看下老外是怎么称呼它的:蕾丝蕨(LaceFern,意为其叶形似蕨且如蕾丝般细密)、藤本天门冬(ClimbingAsparagus)或蕨叶天门冬(FernyAsparagus),总之还是跟“文”字无关。

但此后,文竹自广州逐渐推广至国内其他城市之时,由于粤语“云”的发音同普通话“文”非常接近(顺便说一下,如果当时真叫“文竹”的话,粤语“文”发普通话“门”的音),而且它的小苗也的确长得“斯斯文文”,“云竹”之名便被以讹传讹地误解为“文竹”并迅速传遍大江南北。

我的兄弟“武竹”

更有好事者还脑洞大开,将它同科同属的“亲兄弟”天门冬(A.cochinchinensis)起了个“武竹”的名字——这下可好,天门冬家族倒是“文武双全”了。

殊不知十余年之后,随着它逐渐适应当地的水土,加之各地持续数年的暖冬,使其生长势大增,又恢复了狂放不羁的本性,因而2~3年生的文竹也就“原形毕露”,开始抽生长达数米的攀缘枝——此时的文竹,哪里还是“文雅之竹”?分明已成“狂舞之藤”!

开花即死?你又错了

清新可人文竹花

时值深秋,不少花友家中的文竹陆陆续续地开起花来,从最初的米粒般大的小白点逐渐绽放成绿豆般大的小白花。一些伙伴欣喜地在群里晒了照片,但也有人心存疑虑,因为众所周知,竹子一开花便意味着其生命走向终结,所以担心自己心爱的文竹是否也会从此“驾鹤西归”。

前文已经提到过,百合科的文竹盆栽植株的外观形态犹如禾本科的竹类之缩影,名称中又带有“竹”字,便被众人想当然地认为和竹子一样“开花即死”,但事实上两者在亲缘关系上相去甚远,生物学特性亦大相径庭。

有人说文竹的花开在叶片上,但我已说过,这是枝,不是叶

作为种子植物,三年生以上的文竹不仅在每年初冬至次年早春持续开花,还能结出葡萄籽般大的浆果,在春季3、4月之际即可将这些由绿色转为紫黑色的果子采下,剥出种子直接播于培养土中,不久便能发出新苗——市场上供应的商品文竹就是这种籽播苗啦!

果实累累的文竹

文竹宝宝萌萌哒

而以往家养的文竹都是通过分株来繁殖的,同有性繁殖的实生苗相比,无性繁殖苗无论在观赏性还是在抗逆性上,全方位的弱爆啦!

然而,因为平时人们都喜欢用小型盆器种养文竹,摆放在室内观赏,光照和通风条件有限,不利文竹生长发育(尤其是生殖生长),所以往往会生长了五六年乃至更长时间都不见开花,使人们误以为文竹不会开花;而一旦开了花、结了果,便被视为奇观,甚至会因此而派生出诸如“文竹开花即死”或者“文竹开花不吉利”此类无稽之谈。

保持体型?你听好了

当然,大多数家庭因居室条件所限,仍然希望家中的文竹能保持亭亭玉立的优雅体态,这就需要通过特殊的养护方法来控制其攀缘枝的生长。

攀援枝破土而出

首先是修剪打顶。文竹攀援枝的外观特征是既长且粗,生长迅速,抽出至20cm以上高度仍无发叶(规范的叫法应是“侧生叶状枝”)迹象。一旦发现此类枝条,可在您期望的展叶高度(一般为10~15cm)处将顶枝修去,使植株失去顶端优势,便会在剪口以下第一节萌发侧枝,再展碧云之叶。

多剪少分,雅态宜人

其次是控制水肥。过多的水肥也是造成文竹“野蛮生长”的重要因素。文竹在根部抽生“竹笋”之时,应扣水停肥,以微萎蔫为度,否则易“疯长”而不展叶。只有当“竹笋”由嫩变老,颜色由浅变深(这是木质化的表现,而植物茎杆一旦木质化,纵向生长便停滞或趋缓)之时,方可渐添水肥,令其展叶;待其抽出下一批“竹笋”时再如法炮制。

再次是合理光照。许多花友误以为文竹喜荫,便长期置于室内。其实文竹最宜在半荫或弱光条件下生长,甚至可耐短时曝晒,一般除7~9月盛夏上午9时以后需遮荫外,其余时间均可接受阳光。相反,如果光照不足,它就会因“找光”而萌生杂乱无章的攀援枝。

此外,还有一个“偏方”就是避免分株。同石菖蒲一样,文竹也是“宜剪不宜分”,尤其是作为微型盆景栽培者更是如此。一旦盆中文竹生长过密,应及时将多余枝杆从基部彻底剪除而非靠分株解决。频繁修剪可令株型丰满、紧凑;而经常分株只会加速植株老化,促使枝条徒长,苗株脱脚。

如松似竹的实生苗

然而,上述诸法,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因为前面已经提到,文竹属于藤本,二年生以上苗株出现攀援枝也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对此我们也应遵循其自然规律,若居室条件允许,不妨因势利导:待其开始“张牙舞爪”之时,可以搭好棚架,任其攀缘而上,亦可欣赏其翠蔓蜿蜒、柔枝纷披的婀娜姿态,别有一番情趣。

婀娜多姿的攀援枝

文竹爬藤后,应加强光照,增施磷钾肥,注意夏季遮荫,冬季保温,令其开花结实,每年春季可通过播种来“传宗接代”,同时每隔2~3年淘汰、更新播种苗。这样周而复始,手中始终有一批不超过三年生的形态优美、如松似竹的实生苗,不愁“居无竹”也。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妥,敬请在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最佳疗法
中药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ue.com/wzfb/23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