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图片
■一位老人摔倒路边,两名年轻人刚好路过,果断伸出援手——
■安阳“90后”:老人摔倒一定扶!
记者郝亚伟
遇到老人倒地扶不扶?这是当今很敏感的社会问题。对我市两名“90后”刘鑫和王晓航来说,这并不是个问题。“人命大于天,为了争取抢救时间,危急时刻绝不能退缩。”两名年轻人字字铿锵。10月19日,老人的家属告诉记者,他们想通过媒体向两名年轻人表示感谢。
■致谢:老人借媒体感谢好心人
“是两名年轻的好心人帮助了我,如果不是他们把我扶起来,我现在的情况不敢设想!”10月19日,医院见到了81岁的沈化舟老人,他双手抱拳,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我也不知道扶我的人是谁,我想通过晚报好好地谢谢他们!”
说起10月18日下午的遭遇,沈化舟很是感慨:“还是好心人多啊!”
老人的儿子沈新科告诉记者,当日17时许,父亲出门打算去弦歌大道东段的文竹苑二期附近坐公交车。沈老先生有轻微的心脏病,外出时有一些感冒,身体状况不佳。眼看就要走到公交站点,沈老先生一不小心滑倒了,由于路边都是新修的绿化带,加上前两天是阴雨天气,地面比较湿滑,老人怎么也起不来。“上了年纪摔一下真吃不消,我父亲当时就觉得头晕恶心,胸闷。”沈新科说,“就在这时两名年轻人跑过来,不仅将我父亲扶了起来,还从他口袋里掏出速效救心丸让他服下,并通知了我们家属,拨打了急救电话。因为有了他们的帮助,我父亲才得到及时治疗。”
沈新科说:“整个晚上父亲不断地跟我说,一定要感谢帮他的人!”
■事件:两名“90后”扶起摔倒老人
通过沈新科手机里存的好心人的电话,记者联系上了两名年轻人。他们是一对恋人,今年25岁,刚从外地回到老家安阳待业,女孩叫刘鑫,小伙子叫王晓航。“人命大于天,为了争取抢救时间,危急时刻绝不能退缩。”两名年轻人异口同声。话是这么说的,遇见事儿时他们也是这么做的。
10月18日17时许,刘鑫和王晓航在中华路与弦歌大道交叉口西米处准备骑公共自行车外出时,王晓航看到有人躺在地上。“由于距离较远,我们当时不知道是什么情况。”王晓航回忆,“于是我和女朋友飞奔过去,随着距离渐近,我们看到是一位老人躺在地上,当时心里很担心,不知道老人情况怎么样。”
刘鑫和王晓航告诉记者,当时见到老人时,他斜躺在绿化带边上,衣服被绿化带内的泥水浸透,头部枕着潮湿的泥土,手里提着的东西散在路边。老人的额头直冒冷汗,无法说话,更无法自行起身。刘鑫和王晓航丝毫没有犹豫,小心地将老人搀扶起来,并扶到路边台阶坐下休息。待老人缓过神来,王晓航又帮老人从衣服口袋里找出速效救心丸。在老人状态有所好转后,他们又尝试着询问老人家住哪里,有没有家人的联系方式。经过询问,老人说出了一个座机号码,刘鑫打过去后接电话的也是一位老人,考虑到老年人行动不便,她向电话另一端的老人要了老人子女的电话,与此同时,王晓航拨打急救电话。
“那一幕挺温馨的!”事发当时一位目击者李先生告诉记者,两名年轻人一直等到家属和来到,还帮家属将老人抬上车之后才默默地离开。
■态度:不用考虑,老人摔倒一定扶
“以前有没有想过如果遇到老人摔倒怎么办?”记者询问两名“90后”年轻人。
刘鑫笑着说:“以前也在网上看到过‘扶起来被讹’的视频。可是在真正遇到老人摔倒时,没时间想那么多了。我觉得这是一件小事,是我们应该做的,回来我们没有跟别人说。”
“事发时,根本没有想太多,觉得老人年龄大了,生命重要,所以毫不犹豫地扶起了老人。”王晓航说,“老人摔倒扶不扶,根本不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再遇到我们还会扶!”
暖新闻丨街头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安阳市民用行动告诉你:扶!
暖新闻丨老人摔倒扶不扶?安阳人何汀汀卜继伟杨娟等人用行动回答
■本文编辑/郭诗尧朱琨责任编辑/侯杰李晨
■您可能感兴趣:
十九大时光丨街头巷尾读报忙市民热议十九大
十九大时光丨安阳各界收听收看十九大开幕会盛况:砥砺奋进继往开来
安阳出台年职称评审新政丨拓展职称评价服务范围
安阳进京列车需“二次安检”建议旅客提前1小时到达车站
安阳供暖丨我市将于11月8日左右正式供暖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突破80%
■活动推广/点击图片了解详情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