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老师简介:三年公办初中教师带班主任;湖北作协某杂志编辑;湖北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教辅编辑,北京某文化品牌管理公司幼教编辑。现全职教辅编辑,兼职培优机构教师,自办教育类自媒体。相关教师证件:高级教师资格证,中学二级教师证。目前四大喜好:运动、看书、和学生切磋、写小说。人生目标:诺贝尔;文学史。
在线培优
1
所需工具:硬件——电脑或平板一部,手机一部。软件—— 满分:分
一、阅读理解(60分)
(一)现代文(30分)
弱种子也要发芽(16分)
刘克升
开阔、坦荡的田野里,一位农民正在种高粱。他把那些瘪种子一一挑了出来,只拣饱满的种子种到地里。
这时,一位到乡下游玩的城里人,带着儿子路过这里。城里人的儿子第一次看到有人种庄稼,感到非常新鲜,拽着父亲停了下来,目不转睛地盯着农民的一举一动。农民宽厚地望了他们一眼,报之友好一笑,继续挑他的种子、种他的地。
城里人的儿子把嘴巴附在城里人耳边,父子俩嘀嘀咕咕了半天,不知在说些啥。
不一会儿,他们停止了嘀咕。城里人靠近农民身边,小心翼翼地恳求说:“那些瘪种子,你把它们也种到地里好吗?”
城里人怎么会有这种想法?农民很奇怪。他摇了摇头,果断地说:“不可以!我指望着庄稼吃饭呢,瘪种子长出的庄稼怎么能保证产量?”
城里人回头望了儿子一眼,沉默了起来。半晌,他以极其隐蔽的动作,掏出一张百元钞票,悄悄塞到农民手中,压低声音说:“因为一场医疗事故,我儿子的两个耳朵听力严重受损,非要附耳说话才能听清。在同龄的小朋友面前,他总是感到自卑。今天,他看到了那些被你抛弃在一边的瘪种子,感到很难过,就问我它们为什么受冷落,难道是它们不能发芽吗?……所以,我希望你把那些瘪种子也种到地里,给我儿子一次鼓励、一个希望。这一百元钱,就算是对你播种瘪种子,造成减产的补偿吧。”
农民听了,心中一热,忙把百元钞票推了回去,毫不犹豫地说:“这钱我不能收!我这就把那些瘪种子种到地里去!你去告诉你儿子,我要把它们种在最肥沃的地段,因为它们发芽的欲望最强烈,我对它们的期望也最高。”
城里人感激地望了农民一眼,快步回到儿子身边,把农民的话告诉了儿子。儿子的眼睛像雨后的两片绿叶,立刻鲜亮了起来。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瞬间,其貌不扬的它们,纷纷从农民手中撒落,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鲜、肥沃的土壤里。
城里人和儿子开心地笑了。等他们一离开,农民马上收拾家什,急匆匆向家里赶去。农民家中,有一个因车祸失去双腿的儿子。以前,他一直认为残疾儿子是一个废物,就老是把他关在家中,不许他出门。
现在,农民改变了想法。
“再弱的种子,也要发芽;再嫩的幼苗,也渴望长大!”作为一名种地的老把式,这个道理,他懂!
农民决心拿出自己所有的积蓄,医院,为儿子安最好的假肢!他要让儿子开开心心地走出家门,大大方方地发芽、开花,直至结出属于他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果实。
1.用简明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内容。(2分)
一位农民种地时,受一个城里人的启发,种下瘪种子,并决心给自己失去双腿的儿子安上假肢。
2.从遣词造句的角度赏析下面这个句子。(3分)
这双灵性飞舞的眼睛,触动了农民的心事,他抹了一把眼角的泪水,以既夸张又慈爱的姿势,抓起了那些瘪种子。
示例:此句中的“夸张”跟“慈爱”用得准确而又形象,写出了农民想让城里人的儿子看到他对瘪种子有着很高期望,也是农民被触动后的行为表现。
3.通过阅读全文,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农民父亲形象?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
农民是一个宽厚友善、知错就改、有责任心的父亲。
4.美国作家海伦·凯勒称莎莉文老师为“再塑生命的人”。你觉得文中谁是“再塑生命”的人呢?请说明理由。(3分)
示例一:对于农民的儿子,我觉得是农民,因为农民会花去所有的积蓄为他安最好的假肢,让他发芽、开花、结果,给他成长的力量。 示例二:对于农民的儿子,我觉得是城里人父子,因为是他们促使农民改变了想法,才让他有了发芽、开花、结果的希望。 示例三:对于城里人的儿子,我觉得是农民,因为是农民将瘪种子种到了地里,让城里人的儿子看到了希望。 示例四:对于城里人的儿子,我觉得是城里人,因为是他一直在小心地呵护着他的健康成长,不失时机地给予他生活的希望。
5.如何理解本文标题的含义?(3分)
本文的标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用“弱种子”喻指存在某种缺陷的生命。小说以“弱种子也要发芽”为题告诉读者即使有缺陷的生命也有成长的权利,不能被剥夺;也喻劝人们要呵护“弱种子”,使其发芽、开花、结果。
6.说说第三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2分)
结构上承上启下,引出下文城里人请农民把瘪种子种在地里的内容。
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14分)
田秀娟
①小区的门卫老李爱养花。人们出入小区路过值班室时,总会被他的花吸引,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或者停车看一看,脸上渐渐浮上笑来。抱小孩的年轻母亲、姥姥或奶奶,走到门口,总会指着里面的花,笑着对孩子说,看看爷爷养的花多好看呀!
②这些年,小区里的门卫走马灯似的换了一波又一波。有和小区业主吵架被炒鱿鱼的,有嫌夜间值班辛苦离开的,还有和其他门卫老头儿处不来离开的。
③__________________
④老李今年60多岁,瘦高,有点驼背,细长的眼睛,整天笑眯眯的,说话慢条斯理。不管进出小区的人态度多么蛮横,车辆多么急吼吼的,他都不急不躁,让人如沐春风。
⑤有一阵,物业公司管理消防通道乱停车现象。老李他们几个门卫老头,轮换着在消防通道附近蹲守。看见乱停车的,赶紧制止。遇上胡搅蛮缠的车主,再赶上脾气火爆的门卫老头,争吵是避免不了的。但这样的事,从未在老李身上发生过。
⑥傍晚,我开车回来,老李正坐在我家车库前,守着消防通道值班。他指着汽车右轮胎说,这个轮胎气有点不足,抽空去打点气吧。我随口应着,停好车,跟他聊了几句。问他,晚上老值夜班,辛苦吧?他乐呵呵地答,辛苦啥?人老了,本来就觉儿少。我夸他脾气好。他说,人嘛,不能老想着自己,多为别人着想,吃点亏,心里舒坦。
⑦__________________没什么名贵的花,就是吊兰、文竹、绿萝、蟹爪莲什么的,还有太阳花。花盆也都是业主们废弃不用的,被老李拾来,派上了用场。也不知道老李给花上了什么肥料,那些花,就像一群正在发育的孩子,憋足劲儿地长,那些茎蔓,在玻璃窗上缠缠绕绕,还觉得不过瘾,最后都顺着绳子淘气地爬到屋顶上。屋里的衣架上,挂着用矿泉水瓶水培的吊兰和绿萝。矿泉水瓶经过精心修剪,拿绳子穿好,很有点儿艺术气息,让人赏心悦目。
⑧我以为老李一定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个贤惠能干的老伴儿,三两个事业有成的孩子,有孙子或孙女欢绕膝下。其实不尽然。老李唯一的儿子以前跑货车,没料想,出了一次车祸,人没事,但钱赔进去不少。现在,转行做了小生意。“有钱多花,没钱少花。”老李很知足。
⑨几年前,老李的儿媳妇突发心梗意外离世,留下两个孩子。老李和老伴儿一把屎一把尿带大了两个孙子。“大孙子12岁了,最能吃啦!他奶奶做的手擀面,能连着吃三大碗。”老李用手比划着碗的大小,眼里蓄着欢喜的波。老李最得意的就是他的两个孙子,宝贝疙瘩一样。
⑩我出差,朋友打电话来,说已经到了我家小区门口,从老家给我带来了蜂蜜。我让他把蜂蜜放在小区门卫值班室,给老李就行。几天后,我回来,在小区门口下车。我抬头看了值班室一眼,老李在里面冲我招手。我推门进去,他双手托着一大罐蜂蜜,递给我。我接蜂蜜的时候,吃了一惊——老李的左手,竟然缺了两个手指。我愣住。老李笑笑说:“年轻时给生产队铡草,出了点意外。其实,干啥活,都不影响。”我的心倏地疼了一下,似刀尖划过。
?尼采说,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去做这个梦,不要失掉了梦的情致和乐趣。这话,我很想说给老李听,可是,终究没说。
?那天,我经过门卫值班室,看到老朱在里面捣鼓花草,问他,老李呢?“在小区巡逻呢,他让我先跟花呆会儿。”老朱哈哈大笑着说,“这个老头子,就是个花心大萝卜!”
?我忽然想起汪曾祺写过的一句话,如果你来访我,我不在,请和我门外的花坐一会儿,它们很温暖。你在花里,如花在风中。
?很温暖,真的。
(选自《小小说月刊》年第1期,有删改)
7.根据上下文,将下面两个句子分别填入文章③⑦两段横线处,第③段应填(A),第⑦段应填(B)。(2分)
A.只有老李,一直都在,就像小区里的一个标志。
B.自打老李来了以后,门卫值班室的四面玻璃明显透亮了,屋内的花花草草多了起来。
8.文中的老李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你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概括。(3分)
与人为善(脾气好),不急不躁;知足,乐观(热爱生活);乐于助人,不怕吃亏;爱花,勤劳(不辞辛苦/吃苦耐劳)。
9.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⑦段中的画线句。(3分)
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那些花的茂盛、活泼,表达了“我”对花的喜爱及对老李的赞美之情,语言生动形象,具有感情色彩。
10.第②段写“小区里其他门卫”的情况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不能。因为这一情节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以其他门卫的离开衬托老李与人为善,不辞辛苦的品行。
11.理解第?段画线句,为什么“很想说”?又为什么“终究没有说”?(3分)
“很想说”是因为“我”对老李有情义,知道老李的遭遇(坎坷经历)后想安慰(鼓励)他;“终究没有说”是因为“我”已经感受到老李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态度,无须再说。
(二)古诗文(24分)
12.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1)士别三日,__即更刮目相待__,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孙权劝学》)
(2)__莫言下岭便无难__,赚得行人错喜欢。(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3)《晚春》中写暮春时节,花木仿佛知晓春将逝去,所以特别珍惜春光,争芳斗艳,尽情舒展生命本色的句子是:__草树知春不久归__,
__百般红紫斗芳菲__。
(4)《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与之相似的两句诗是:__将军百战死__,__壮士十年归__。
阅读以下甲、乙两首诗歌,完成13、14题。(4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闻笛
李益
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
洞庭一夜无穷雁,不待天明尽北飞。
13.《春夜闻笛》借“__大雁北飞__”抒发了思乡的情感。(1分)
14.两首诗都写到了“闻笛”,在写作的角度上有什么异同?(3分)
相同:两首诗都写到了因为听到笛声引起的情感变化(引发思乡之情)。不同:《春夜洛城闻笛》写到了笛子吹奏的具体曲调是《折柳曲》,并由此曲而引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春夜闻笛》只写到了听笛后迁客的感情变化,没有写具体的笛曲。
阅读以下两篇文言文,完成15—19题。(14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项脊轩①,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②,雨泽下注③;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④四窗,垣墙周庭⑤,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⑥,冥然兀坐⑦,万籁⑧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⑨,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⑩可爱。
(选自《项脊轩志》)
①轩:小的房室。②渗漉:从小孔慢慢漏下。渗,透过。漉,漏下。③雨泽下注:雨水往下倾泻。下,往下。雨泽,雨水。④辟:开。⑤垣墙周庭:庭院四周砌上围墙。垣,在这里名词作动词,指砌矮墙。⑥啸歌:长啸或吟唱。这里指吟咏诗文,显示豪放自若。啸,口里发岀长而清越的声音。⑦冥然兀坐:静静地独自端坐着。兀坐,端坐。⑧万籁:指自然界的一切声响。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也指一般的声响。⑨三五之夜: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⑩珊珊:衣裾玉佩的声音,引申为美好的样子。
15.选出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B)(2分)
A.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B.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C.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D.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
16.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C)(2分)
A.苔痕上阶绿 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B.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阅十余岁
C.日影反照,室始洞然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D.日影反照,室始洞然一狼洞其中
A项,爬上/在上面;B项,阅读/经历,经过;C项,前后都是“……的样子”;D项,明亮/打洞。
17.选出对甲、乙两文的解读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3分)
A.甲文以“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绘陋室幽雅。
B.乙文用“万籁有声”“庭阶寂寂”描写了居室清静。
C.甲文写了主人与人交往的快乐;乙文写了主人独处之自由。
D.在乙文中,作者清贫的生活,高洁的志趣,怡悦的心境,于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显露出来。
甲文通过写高雅之事抒发清高恬淡、孤芳自赏的思想情感。乙文则通过写生活琐事,表达了对已逝亲人的思念,流露出对自己功业无成的愧疚之情。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2)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
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
19.对甲、乙两文作者所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3分)
示例一:我很欣赏文中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生活中人们往往面临种种诱惑,只有像作者那样保持淡泊的心境,才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 示例二:我不赞成文中作者的人生态度。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哪来的精神享受?何况,人生在世,就应该轰轰烈烈创造一番事业,为社会做贡献。
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楼。屋里仅仅一丈见方,只可容纳一个人居住。这是已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屋子,(屋顶墙上的)泥土从上边漏下来,雨水也往下流;每当移动书桌时,左看右看没有可以安放的地方。又朝北,不能照到阳光,天一过中午就已经昏暗。我稍稍修理了一下,使它不从上面漏土漏雨。在前面开了四扇窗子,院子四周砌上围墙,用来挡住南面射来的日光,日光反照,室内才明亮起来。又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往日的栏杆,也就增加了新的光彩。书架摆满了书籍,我安居室内,吟诵诗文,有时又静静地独自端坐,听到自然界各种各样的声音;庭院、阶前却静悄悄的,小鸟不时飞下来啄食,人到它前面去也不离开。十五的夜晚,明月高悬,照亮半截墙壁,桂树的影子交杂错落,微风吹来,花影摇动,很是可爱。
(三)名著(6分)
“我们解围了!我们有救了!”大家纷纷叫道。
然而,事实上,危机还没有真正解除。
所有的抽水机筒立即全速发动,以便将水箱内的水完全排出。渐渐的,船身开始上浮,水深计的指针也逐渐回升,螺旋桨又开始全速运转,朝北方奋力前进。
可是为什么说危机还没有真正解除呢?
(选自《海底两万里》)
20.所选文段作者是__儒勒·凡尔纳__,__法__国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他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2分)
21.本书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书中哪些想象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哪些关系?(2分)
海底世界充满异国风情和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海底潜艇、人类登月、太空飞行都已成为现实。科幻小说往往也是科学研究基础上的推理和预言。
22.选出下面对名著的解读有误的一项(D)(2分)
A.《西游记》中的孙悟空蔑视皇权,神通广大,敢于造反的英雄形象,表现了作者反抗传统,反抗权威,蔑视等级制度的思想。
B.《创业史》中梁生宝搞牲畜合槽,进行互助合作示范,郭振山虽然聪明过人,却目光短浅,始终只看眼前,不知放眼未来。
C.《红岩》中关在地窖中的许云峰用手指和铁镣挖出了一条秘密通道,他挖穿地牢后不久就牺牲了,一部分难友顺着他生前挖的秘密通道,逃出了虎口。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五匹骆驼。
祥子牵回了三匹骆驼。
二、综合运用(10分)
23.根据拼音写汉字。(1分)
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mǒ杀是不对的。
mǒ(抹)杀
24.选出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D)(2分)
A.年以后邓稼先继续他的工作,至死不懈,对国防武器做出了许多新的巨大贡献。
B.为了考上研究生,他半年以来目不窥园,废寝忘食,把家庭妻子都搁在了一边。
C.老石为人一向诚实、正直,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深恶痛绝,所以他绝不可能做这种违法的事。
D.对待学习,我们应该保持心不在焉的态度,努力做好每一个细节工作。
“心不在焉”指思想不集中,不符合语境。
25.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C)(2分)
A.读经典作品,会拓展我们的人生感受和视野。
B.针对各种交通乱象,孝感警方将全面整治并排查道路交通设施安全隐患。
C.运动不但可以提高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水平,还能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团队配合意识。
D.浅浅的水面托起无数错落的石山、石壁,又折映出婆娑多姿。
A项,“拓展”与“感受”搭配不当,应删除“人生感受和”。B项,语序不当,先排查,再全面整治;D项,成分残缺,应在“婆娑多姿”后面加“的身影”。
26.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为了响应上级号召,大力推动“文明交通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进一步增强交通参与者的法治意识、安全意识、文明意识。学校开展了以“摒弃交通陋习,安全文明出行”为主题的宣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协助完成以下任务。(5分)
(1)活动中,同学们采访了一些行人并询问了他们闯红灯的理由,请你据此提出两条有针对性的建议,以遏制闯红灯现象的发生。(2分)
甲:我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可没到绿灯亮,大家都走了,就剩我一人,所以跟着走了。
乙:不就过马路嘛,不看灯也不至于出交通事故啊!哪儿那么巧就让我遇到了?
丙:听说行人闯红灯也开始罚款了,可我从没见谁被罚款呀,干嘛非要等绿灯呢?
丁:交通信号灯设置不是太长就是太短,附近就这一条斑马线,又没有过街天桥或者地下通道,过马路的人又这么多,肯定没人愿意等。
示例:①提高全民文明素养;②加大交通安全知识的宣传力度;③执法部门加大对闯红灯行为的处罚力度。
(2)为了给这次活动营造一种良好的氛围,学校团委向同学们发出注意交通安全的倡议,请你写一份倡议书。(3分)
学生交通安全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重视交通安全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更是我们每位同学的责任。学校团委向全体同学发出以下倡议:
1.认真学习交通安全法则,牢固树立安全行路的意识,增强交通法制观念。
2.行人应在人行道上行走。
3.不闯红灯、不乱穿道路、不在道路上嬉闹玩耍等。
共青团××中学委员会
年6月15日
三、写作表达(50分)
27.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得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1)请以“让自己勇敢”为题作文。
(2)远方的山是美丽的,远方的海也是美丽的。幻想的翅膀让我们总觉得斑斓的远方,才是最精彩的去处。然而又有谁知道,自己脚下那一小块驻足之地,才是最稳实可靠的地方啊!它能磨砺你的思想,敏锐你的目光,坚定你起步的脚板,充实你背负的行囊……
请以“我从________出发”为题,写一篇文章。(提示:先把题目补充完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