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祉堂,朱家溍先生的故家之堂号。在朱家溍先生的遗著《明清室内陈设史料选辑》(正式出版后易名为《明清室内陈设》)最后有一附录:《介祉堂藏书画器物目录》,特别值得喜欢中式生活之美的朋友仔细揣摩,而其中所配照片,均是朱家溍先生亲手所拍,时间在年到年之间。所谓天地,所谓鬼神,灰飞烟灭,不到一百年。
朱家溍先生一生倡导博物馆原状陈列之原则。试想如能原状复原介祉堂,那是何等的一件幸事啊,每一个中国人都将有幸看到一个由清道光延续至今的书香门第兼钟鸣鼎食的鲜活而典型之样本。
朱家溍先生(85岁),此图片采自先生所著《故宫退食录》
介祉堂的前世今生
朱家“介祉堂”,于年迁入板厂胡同34号,即曾王府(曾格林沁王府)中所(为曾王府的主体建筑)的后院。民国时,曾格林沁的曾孙阿穆尔灵圭死后,因欠族中赡养费而被控告,北平地方法院受理公开拍卖曾王府。其中,曾王府的中所(当时门牌为炒豆胡同23号旁门)计51间房屋,被朱家“以出最高价洋元拍买”。朱家溍先生从年住进曾王府的中所,到年辞世,除去抗日战争时期住在四川,在此生活了60多年。所以,朱家溍在忆旧的文章中多次提到曾王府。
年,朱家将大部分房屋卖给煤炭部,自家只留了16间半房屋的一个院落,即板厂胡同34号。朱家溍一家两代人,分别于年、年、先后三次将全部家藏文物珍品逾万件捐赠国家,按现在的市场价值看,何止10亿元。王世襄先生评论“朱氏是近代捐赠文物质量最高、数量最多的有数几家之一”。
《介祉堂藏书画器物目录》
这是我家的一本收藏目录。这本目录除箱内柜内贮藏和一般收藏目录同一方式,是分门别类,按年代次序记载以外(箱内柜内之物在本文中从略),凡陈设在室内的器物,挂在墙上的匾、联、屏、轴都记载着室内的位置。包括厅、堂、书斋、寝室各个处所。虽然是民国时代的记载,但这所第宅在乾隆年绘制的《京城全图》(故宫所藏曾影印出版)上面已经存在的。我这居住若干年除安装电灯自来水以外,所有门窗和室内装修及金砖地面等等一切未做丝毫改变。室内陈设器物都是明清两代的精品,陈设格式保持着旧面貌,所以这本目录可以代表清代第宅的室内陈设。(附录中照片是朱家溍先生拍摄的,时间在年到年之间。)
(一)碧梧翠竹
图为朱宅前院西厢房之一
“碧梧翠竹”前院西五楹。
后檐墙上正中挂:李寅画青绿山水便面挂屏,楠木框。左右挂楷书联“道从词翰通为政,心有和甘易作春”,石青描金笺地紫檀框。靠墙设:紫檀雕莲瓣束腰长案。案上正中设:建窑白瓷观世音菩萨像,紫檀莲座。桌、案、几有时可以和椅凳结合成组,也有时一桌或一案都可以单独成为一种格式的主角。
图为朱宅前院西厢房之二
据朱家溍先生讲,西厢房这一堂楠木落地罩不是原配,是在当年的小市上碰见的,尺寸合适,价钱也不贵。与宅中其他装修的风格一致,但又有所区别。
图为朱宅前院西厢房之三
窗下设紫檀雕云蝠开光卷足大书案。
图为朱宅前院西厢房之四
墙下设紫檀半月桌,桌上设:宣德十六这款片金铜炉,铜座。
书斋或花园中轩、馆的陈设,都要求清新古雅,两架书在陈设中并非主角,只是背景点缀,但有这两架书,使环境为之更幽。
明间楠木冰梅纹隔扇横楣上挂:慎郡王行书“碧梧翠竹”匾额,绿绢本楠木框;隔扇内左右地下设:乾隆粉彩瓷绣墩一对。后檐墙上正中挂:唐岱画青绿山水屏,绢本楠木框,宝亲王题;左右挂:吴鼐楷书联“道从词翰通为政,心有和甘易作春”,石青描金笺地紫檀框。靠墙设:紫檀雕莲瓣束腰长案。案上正中设:建窑白瓷观世音菩萨像,紫檀宝座。案上左右设:英石山子,紫檀座。康熙款青花松荫夜泊图瓷瓶,紫檀座。
北次间樟木雕梅鹊栏杆罩内,窗下设:紫檀雕云蝠开光卷足大书案。
案上设:宜兴白沙胎料彩画山水笔筒。黑漆座,筒内插檀香管貂毫笔二支,紫毫四支;均窑瓷洗。紫檀座铜镏金水勺;端子石刻杜诗砚,背刻王烟客题,附紫檀天地盖;雍正仿宋官窑三峰笔架,紫檀座;宣德款青花瓷印盒;刻竹醉归图臂搁;紫檀嵌玉镇纸。
案下设:紫檀束腰夔纹脚踏。
案前设:紫檀雕番莲卷叶纹绣墩。案后设:雕云芝漆椅。
后檐墙上挂:泥金画山水屏一对。仿澄心堂石青笺,楠木框。墙下设:紫檀方几;左右设:紫檀三屏背藤面椅一对,附玉色绫垫套。
北进间白檀雕螭纹罩内,北山墙上挂:王圆照墨笔画山水大幅挂屏,希之上款;泥金笺本,紫檀框;墙下设:紫檀半月桌,桌上设:宣德十六字款片金铜炉,铜座;前檐木炕上设:紫檀桦瘿面方炕桌,附炕毡坐褥靠背;桌上设:万历款五彩瓷八方盘,紫檀架;炕上北墙挂:柏龄鸲鹆图挂屏,明人无款,纸本设色,紫檀框;柱上挂:古琴,附锦套。
后檐墙下设:书架一对。书目见《六唐人斋藏书录》。
南次间
楸木罩八方门内地面设:紫檀长方几;左右设:红木藤面交椅一对;前檐窗下设:紫檀桦瘿面方桌,活腿两用;桌上设:冬青釉三足圆盆,内置苔石;桌左右设:紫檀官居帽式椅一对;槛柱上挂:康熙青花釉里红壁瓶。
南进间
前檐炕上设:紫檀长方炕桌,附炕毡座褥靠背;炕桌上设:宣德款双象耳铜炉,附锦座;炕上南墙挂:张宗苍仿倪云林墨笔山水挂屏。纸本,紫檀框。后檐墙及南山墙下设:书架三对。书目见《六唐人斋书目》。
(二)岩岩亭
前院左三楹。
明间后檐墙上挂:陆广明行揩书“岩岩亭”匾额,纸本,楠木框;匾下挂:文端公楷书横幅挂屏,片金笺,楸木框;墙下设:黄花梨卷足榻,附座褥隐枕;榻上设:红木小炕桌;桌上设:青釉抹红瓶,附红木座。
东次间前檐窗下设:紫檀雕螭纹漆面长方画桌,附玉色结余桌套;桌上设:桐木根刻祝枝山自书诗画竹笔筒,内插漆管斗笔二支,天章云汉笔二支,湘妃竹扇一柄,黄杨木一柄;端溪大子石黄莘田铭守默砚,附漆盒;龙泉窑钵,附铜水匙,紫檀座;古铜且心觯。
桌下设:紫檀雕灯笼锦方脚踏;桌后设:紫檀桦木背大椅。
后檐墙上挂:王东庄画山水挂屏,纸本设色,红木框;黄尊古画山水挂屏,纸本设色,红木框。
墙下设:紫檀波罗漆面条桌;桌上设:高西园款铜炉,天然木根座。
东山墙上挂:阮元藏四器拓本四轴。
西次间
楸木雕玉兰栏杆罩内,前檐窗下设:紫檀桦木瘿面铜镀金包角圆腿长方桌,桌上设:冬青釉竹叶纹瓷花盆,内植文竹,附红木架;桌下左右设:红木直背藤面大方椅。
后檐墙上挂:王石谷画孟襄阳诗意横幅,纸本设色;墙下设:紫檀方几;左右设:紫檀三屏风背藤面椅。
西山墙上挂:吴清卿藏器拓本四幅。
(三)槐梦轩
前院右三楹。
明间后檐墙上挂:楷书“槐梦轩”匾额;匾下挂:朱拓君车画像横幅;墙下设:红木方桌,左右设:楸木大椅。
东次间前檐下设:楠木双整板大架几案,案上设:秋碧堂款紫檀笔筒,内插挥毫列绣紫毫笔二支,贝松泉制古羊颖二支;王虚舟铭端石长方砚,紫檀盒;祭蓝釉瓷水盛,附紫檀座,铜水匙;紫檀潮水形笔架。
案后设:红木大椅。
东山墙上挂:喜平石经拓本挂屏一对,楠木框;后檐墙上挂:蒋懋德画山水挂屏;墙下设:红木藤面榻。
西次间:玻璃丝通景玉兰锦鸡图围屏;前檐窗下设:红木条案;西山墙下设:勤壁斋书箱四对,书目见六唐人斋藏书录;后檐墙上挂:石经拓本挂屏一对;墙下设:楸木卷足罗汉床。
(四)漱芳润
图为朱宅正院上房明间之一
紫檀雕螭纹大罗汉床,坐褥隐枕,附石青片金锦套。床上设:紫檀雕夔纹长方炕桌,桌上设:乾隆御制款白玉双鱼洗,紫檀座。床下设:紫檀长方脚踏一对。
在这三敞间无隔断的明间正中,陈设紫檀大床。在这三敞间中间不能象前厅那样左右安放两排茶几椅子,应该是让紫檀大床巍然独尊,而且是三间共成一个格局。
图为朱宅正院上房明间之二
目录中楠木隔扇前陈设的“紫檀雕古玉佩纹大架几案”,案上左边设“周弦纹鼎”和照片是符合的。但拍摄里正值杏花盛开季节,把博古格上的“雍正款青釉梅瓶”,插上杏花陈设在大案上是目录中所没有的。
图为朱宅正院上房东次间
目录中东次间窗下陈设的“紫檀叠落式六足大画桌”,拍摄照片时正值海棠盛开,所以香几上原设的宣德炉临时撤换,换上定窑瓷双耳罐,插满海棠花。
图为朱宅正院上房西次间
西山墙上正中挂:“董玄宰画林塘晚归图”。绢本设色。左右挂:龚芝麓草书大字七言联,“紫檀大架几案”,案前的“紫檀方桌”、“紫檀官帽式椅”。
虽然陈设格式是最常见的,但只觉得整个环境美不胜收,毫无俗意。这个格式之所以能化俗为雅,除字画本身其作用之外,还有个重要条件,就是尺寸必须恰当。三件等长、中间一件稍宽,这是最适合的。
图为朱宅正院上房东耳房
目录中东耳房后檐木炕,在拍摄照片时,正值我祖母八旬寿日,除原设的炕桌炕案仍旧外,墙上的寿屏和张大千画祝的“王母蟠桃图”都是临时的陈设。
1、正院上房
明间正中楠木万字纹隔扇横楣上挂:查昇书“漱芳润”,绢本,楠木框;隔扇前正中设:紫檀雕古玉佩纹大架几案,案下正中设:御赐白玉三羊开泰,附承受形紫檀座,外有紫檀框玻璃罩;左右设:周弦纹鼎,附紫檀座盖,玛瑙灵芝盖顶;庚君鼎,见徐籀庄著录;案两端设:续古逸丛书,大字赵注孟子,盛明杂剧,集古录;案前设:紫檀方桌,桌上设:宜兴紫砂仿古铜方盘,内置各色玛瑙子,盘下黄杨木架;桌左右设:紫檀官帽式大椅;前檐隔扇下左右设:紫檀藤面大方凳。
以上明间。
东次间前檐窗下设:紫檀叠落式六足大画桌,桌香几上设:宣德十六字款碎金绿色铜炉,神品。桌面上设:紫檀刻刘石庵牛临鸭头丸帖笔筒,内插乾隆款青花釉里红管貂毫一支,自制款凤眼竹管羊毫二支,檀香管小紫颖二支,圆转如意紫毫笔二支;纪晓岚铭端砚,紫檀盒;纪晓岚铭紫檀笔搁;康熙款豇豆红瓷水盛;乾隆粉彩花鸟瓷砚屏,紫檀框座;乾隆仿古白玉双鱼镇纸;桌书几上设:肃府本淳化阁帖;淳化轩重刻淳化阁帖,黄杨雕云龙帖面;三希堂法帖。
桌下设:紫檀长方脚踏;桌前设:紫檀鼓式墩;桌后设:紫檀嵌白玉背卷足大椅。
东山墙上挂:康熙御笔驻跸江宁偶述诗轴,王文恪公题沈石田画瓜榴图轴;画下靠墙设:紫檀翘头爵足案,案上设:建窑雷纹瓷炉。
地面中间设:紫檀方案,桌四面各设:紫檀竹节纹腿大方凳;楠木万字纹碧橱门前左右各设:紫檀小长桌,左桌上设:宜兴白沙胎粉彩山水长方委角兰草盆,红木架;右桌上设:天蓝釉瓷长方菖蒲盘,紫檀架。
碧纱橱仙楼上设:紫檀条桌一对,桌上敬贮:祖宗遗容轴匣,诰封轴匣;又紫檀条桌上敬贮:祖宗神主龛。
仙楼下碧纱橱内靠后墙设:鸡翅木条桌;靠东山墙设:红木桌方凳两对。
西次间前檐窗下设:紫檀大方几,几上设:铜镀金珐琅番莲纹时钟;几左右各设:紫檀绳纹圈枨大方凳。
槛柱上挂:青花瓷壁瓶;西山墙上正中挂:董玄宰画仿杨升峒关蒲雪图轴,绢本设色;左右挂:龚芝麓草书大字七言联;墙下设:紫檀雕螭纹大罗汉床,坐褥隐枕,附石青片金锦套。此床曾调换在明间正中隔扇前。床上设:紫檀雕夔纹长方炕桌,桌上设:乾隆御制款白玉双鱼洗,紫檀座;床下设:紫檀长方形脚踏一对;床下左右设:紫檀绳纹圈枨大方登。
楠木雕万字纹碧纱橱门前左右设:紫檀黑光漆里彩绘描金博古格,格上设:均窑瓷炉,紫檀盖座;均窑瓷洗,紫檀支托;白玉贯耳壶,锦座;宣德款宝石红釉瓷碗,紫檀座;成化款青花瓷盘,红木支托;成化款青花瓷李卫公谒杨素图笔筒,紫檀座;嘉靖款娇黄釉瓷高足碗;嘉靖款青花瓷人物大碗,紫檀座;康熙款豇豆红太白尊,一对,锦座;康熙款青花斗彩笔筒,方形。康熙款三彩瓷笔筒;康熙款青花釉里红如意尊,紫檀座;郎窑红釉玉兰尊,紫檀座;郎窑绿釉蒜头瓶,紫檀座;雍正仿汝穿带瓶,紫檀座;雍正款粉彩人物洗,红木支托一对;雍正款天蓝釉百褶花囊;乾隆款茶叶末釉觚;乾隆仿定天鸡壶;雍正双圈款青釉梅瓶,紫檀座;乾隆款霁蓝釉石榴尊,附紫檀雕四婴负瓶座;宜兴时大彬制提梁壶,钟鼎纹。
以上博古格上设。
碧纱橱仙楼上大樟木箱四对(藏品不在陈设范围,从略)。
仙楼下碧纱橱内设:紫檀柜一对(内贮从略)。
2、漱芳润东耳房
前檐窗下设:红木镶大理石长方桌,桌下设:楸木脚踏;桌后设:红木三屏风背大椅。
后檐木炕上设:紫檀长方炕桌,桌下铺炕毡,左右设坐褥隐枕;桌后方窗下设:紫檀绦环枨炕案,案上设:铜镏金百佛屏,紫檀插屏座;左右设:紫檀绦环枨炕案一对,左案上设:端古雕山水插屏一对,紫檀座;右案上设:乾隆款青花瓷瓶一对;方窗左右挂上:文端公楷书直幅挂屏,楠木框;明无款画人物直幅挂屏,楠木框;左右墙上挂:陈宝琛楷书七言联,泥金笺本;宝熙楷书七言联,蜡笺本。
东进间樟木板壁上安红木边框,黄杨木冰梅纹,紫檀仿古玉卡子花隔扇内,前檐窗下设:紫檀几式柜,左右设:红木直背大椅。后檐墙下设:床帐。
以上东耳房。
3、漱芳润西耳房
前檐窗下设:红木长方书桌,桌上设:沉香木雕山水天然形笔筒,内插檀香管笔二支,小紫颖二支,圆转如意二支;端石伴檠砚,定窑镶铜口瓷水盛,黄玉墨床,柳斋墨一锭;青花釉里红瓷印色盒;竹根笔架;仿古玉纹铜墨盒;左传杜注;纪元编;康熙字典。桌下设:红木脚踏;桌后设:黄花梨镶瘿云纹三屏背卷足大椅,白毡座褥,靠背,隐枕;椅后东山墙上挂:李寅画山水便面挂屏,紫檀框;后檐墙下设:床帐。
西进间前檐窗下设:紫檀方桌,桌上设:慎德堂款粉彩果盘,红木架;桌左右设:紫檀绳纹圈口大方凳;西山墙上挂:清高宗御笔咏雨诗挂屏,楠木框,澄心堂笺本;后檐墙下设;床帐;床左右设:紫檀大柜一对,内贮从略。
4、正院东厢房
明间地上设:书架八座。架上书目从略。
北次间前檐窗下设:紫檀光素大案,案面四周打洼起线,左右设:紫檀大方凳一对;靠墙设:书架八座。架上书目从略。
南次间前檐窗下设:樟木大躺箱,箱内贮从略。
5、正院西厢房
明间后檐墙上正中挂:彩丝绣鹤鹿同春图挂屏,白绫地,楠木框;左右挂:张劭翁楷书寿联挂屏,泥金笺,楠木框;后檐墙下设:鸡翅木条案,案下正中设:白玉如意一对,紫檀边框,玻璃罩;左右设:宜兴紫砂梅树式花插,锄月主人题;定窑瓷双耳提壶,紫檀座;地面正中设:红木镶大理石面圆桌,桌周围设:红木镶大理石扇式凳八张。
北次间栏杆罩内前檐窗下设:紫檀光素大书案,鳅背式腿。案上设:棕竹大笔筒,内插红木管斗笔二支,貂毫檀香管二支,邵芝岩笔四支,大扇一柄;清爱堂大端砚,黑光漆描金嵌玉砚匣;均釉瓷水盛,紫檀座;天然树根形笔架;案后设:紫檀大圆凳。
后檐墙上挂:黄尊古画山水挂屏,楠木框;尤侗画山水挂屏,楠木框;后檐墙下设:紫檀方桌,桌上设:冬青釉瓷圆花盆,红木架,盆内植文竹;方桌左右设:紫檀大椅一对;北山墙上挂:庄有恭书十三州志大幅,尤求行书挂屏。
南次间楠木碧纱橱内前檐窗下设:紫檀条桌;左右设:冬青釉大瓷花盆一对,内植梅椿装套瓦盆;后檐墙下设:楠木画框,樟木屉,柜内贮从略。
图为朱宅东院上房明间
“紫檀大床”陈设在东跨院正房时的照片。
图为朱宅东院上房西次间之一
紫檀光素大桌上的文房清供。几案精良,庋置清雅。
图为朱宅东院上房西次间之二
窗前的盆兰
图为朱宅东院上房西次间之三
紫檀光素书案上的杏花,窗外必定是春天了。
图为朱宅东院上房之四
墙下设紫檀大架几案,案前居中是紫檀雕螭纹漆面画桌,桌左右分别为彩漆云芝椅和紫檀绣墩。
图为朱宅前院东三间
地面正中设:红木镶大理石面圆桌。桌周围设:红木镶大理石扇式凳八张。
图为朱宅东院上房东次间之一
“紫檀叠落式六足画桌”,设在东跨院正房的照片。
图为朱宅东院上房东次间之二
“紫檀叠落式六足画桌”六足两几,根本不可能靠窗横置,必须亭亭然立于室中,才显示造型的灵巧。此桌是经过特殊设计的家具,由一桌二几构成一器。
图为朱宅东院书斋
以书为主的处所,是一座敞三间,这里有书数十架,除靠墙排列以外,还有十六架书相背而立成为房间的隔断。三间之中纵横的排列,进门如行于曲折的书巷,至最西的一间始豁然而开,这是书城中空间和面积比较宽绰的地方,书桌就安放在这里。
图为朱宅前院客厅西次间
图中的方桌,如果把上半截离开下面的活动架子,抬到炕上,就成为“炕八仙桌”。这是清代木器的新品种:“炕地两用八仙桌”。一桌二椅虽时俗套格式,但桌椅形制精美,配合墙上四扇屏,仍然是一组清雅的陈设。
图为朱宅前院正厅
落地罩内陈设着紫檀床,床上铺着皮坐褥。炕桌上摆着盛开的水仙花,床下左右两盆梅花,两张大方凳,正是腊月底正月初的季节。这是以紫檀床为中心的一组大厅陈设。
图为朱宅后园上房西次间之一
图为朱宅后园上房西次间之二
紫檀雕螭纹漆面画桌陈设在后园时的照片,桌后设“雕云芝漆椅”。
图为朱宅后园上房
紫檀黑光漆里彩绘描金博古格,格上设:钧窑瓷炉,紫檀盖座。钧窑瓷洗,紫檀支托。白玉贯耳壶,锦座。宣德款宝石红釉瓷碗,紫檀座。成佛款青花瓷盘,红木支托。成佛款青花瓷李卫公谒杨素图笔筒,紫檀座。嘉靖款娇黄釉瓷高足碗。嘉靖款青花瓷人物大碗,紫檀座。康熙款豇豆红太白尊,一对,锦座。康熙款青花斗彩笔筒,方形。康熙款三彩瓷笔筒,康熙款青花釉里红如意尊,紫檀座;郎窑红釉玉兰尊,紫檀座;郎窑绿釉蒜头瓶,紫檀座;雍正仿汝穿带瓶,紫檀座。雍正款粉彩人物洗,红木支托一对。雍正款天蓝釉百折花囊。乾隆款茶叶末釉觚。乾隆仿定天鸡壶。雍正双圈款青釉梅瓶,紫檀座。乾隆款霁蓝釉石榴尊,附紫檀雕四婴负瓶座。宜兴时大彬制提梁壶,钟鼎文。
图为朱宅后园上房
紫檀雕螭纹漆面长方画桌,桌前设“紫檀雕番莲卷叶纹绣墩”。
图为朱宅后院上房东次间
紫檀波罗漆面条桌,桌上正中设“御赐白玉三羊开泰”。后檐墙上挂吴鼐楷书联。
这一组陈设,本来墙面中间是一幅唐岱画青绿山水,尺寸略宽而短于左右联,三件都是紫檀框的挂屏,尺度和色调都非常融合。拍照这一天是因为新得到一幅画竹,临时挂起来拍照,不是经常性的陈设面貌。但留下这张照片却成为室内陈设的病态例子。
图为朱宅正院西厢房
图为朱宅祠堂
祠堂过年时悬挂祖宗遗容,正月初一到十八日都保持这样陈设。
祠堂陈设,也是一案一桌二椅,祭祀时悬挂祖宗遗像,大红缎绣花桌围椅披。桌上香炉蜡台在前一排,中为九子果盒,左右年糕粽子各一盘,苹果五盘,蜜供五座。
图为朱宅前院戏台临时陈设之一
因为祖母生日宴客唱戏,在院中搭寿棚、搭戏台。这是戏台正面。
图为朱宅前院戏台临时陈设之二
家中宴客演戏谓之堂会,在戏台下摆放座位,按习惯是一张方桌,正面两把官帽椅。左右方凳共四张,这叫做“一份官座”,看需要可设若干份。此外还设若干春凳(又称二人凳),桌有桌围,椅有椅披,均为红缎绣花。(《介祉堂藏书画器物目录》全文到此结束)
重拾中式生活之美,推荐阅读
1、《故宫退食录》,朱家溍先生著
2、《明清室内陈设》,朱家溍先生编著
3、《介祉堂藏书画器物目录》、《欧斋藏碑帖目录》、《六唐人斋藏书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