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读文竹先生的大作《亲奶奶,后奶奶》,满脑子里亲奶奶、后奶奶、母亲、婶子、六舅姥爷、庄里乡亲……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人物簇拥着,互不相让地要跳出我的脑幕。我因无策为她们排序,大脑严重短路。稍顷,方体会到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精湛绝伦的弹奏完毕后,没有鼓掌的,没有喊好的,也没有窃窃私语的,竟是“东航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的原因所在。
沉吟已久,思绪仍乱,鱼刺在喉,不吐不快,乱说几句,实在对不住这么好的文章!
内容是非虚构的,但文章却堪称优秀的传记文学。整篇文章是一部浓缩的农村错综复杂的宗法关系的画卷。较之一些同类作品,涵盖面广,意义深远,认识作用大,审美效果佳。
后奶奶的形象,个性鲜明,内涵丰富,生动传神,跃然纸上。很多优秀作品中也未见如此丰满鲜明的人物形象。
文竹先生的笔下,非常抽象的宗法关系,变成了真实、曲折、生动的故事。六舅姥爷扒数(数落)后奶奶的一段精彩描述就是复杂而微妙的宗亲关系的形象化展示。
“老实迂”的亲奶奶怕爷爷,“女强人”的后奶奶伺候起爷爷来和伺候皇帝一样,反衬了爷爷,具体地表现出不论夫妻关系如何,男尊女卑的秩序是很难打破的。
婆婆与儿媳那些潜在的矛盾,表面的演戏,内心的算计,堪称活灵活现。
邻里之间的帮衬、吵架及家庭内部的对策展现得是那样富有审美韵味。
恨自己,可支配的时间太少,不能多写点;恨自己,笔头功夫太浅,不能把文竹先生这样好的作品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以飨更多读者及观众。
年6月18日
(作者系淄博一中退休教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