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白癜风中医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皆大歡喜”
奇哉奇哉
小二梦遇老先生
仰面朝天睡朦胧
嘴边米立三五群
手掌乾坤指月袋
此事非是杜撰,确有其事,小二也是一边端茶一边吃茶,一步一步腾挪至今,都是人生第一次境遇,过往与当下无不是和各位客官一样,一同领略茶中风火雪月,窃喜窃喜,其中滋味,妙不可言,妙不可言。
当然了,客官也莫当真,宇宙人间尚且一大幻相,何必在意这梦中尘埃,自当小二胡诌。
书接上回,
上回书说道小二哥被老先生呵斥,犟嘴死不承认,说是愣神中与大禅师
交流。
其实,小二进入奇幻之境,奇遇之下,得上古奇书,足可称霸天下之武林绝学,苦练三天,出师啦……
什么?
客官也想要?
嘿嘿,小二
概不收徒
无可奉告
一句话:客官,信不信由你
两句话:反正,小二信了,由不得不信,得了好处,真实不虚
哈哈
客官再等
第三句话吗?
小二说完了
偶尔二
偶尔一
一而二
二而一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您试着琢磨琢磨三吧
因为有三的好处是三生一切您想要的万物
客官
您请
吃茶
着琢磨
第4泡
赵文竹老师作品:
《文竹茶話》篇首大圖:
趙文竹老師言:
拿得起,放得下,莫負這杯茶。入得廳堂出得家,才算真瀟灑。得志時沒多啥,破產時沒少啥,明天還沒到,昨天早過啦,生命只在當下,何牽何掛?拿得起放得下,莫負這杯茶!
人生梦一场,
天地大幻相,
大禅师公案众口扬,
真假莫思量。
荒沙滩涌起多宝塔,
野山坡飞出金凤凰,
猛将军变成老和尚。
不变者随缘,
无常性即常。
《大禅师》组诗二十四首,乃是笔者在旧作《魏老爷》的基础上改写而成。
不是特指某一个人,而是描述一种人生境界,旨在唤醒世人内在的智慧觉性,倡导一种健康达观的人生态度,充分展示生命的精彩。
示现娑婆世,
行脚出邯郸,
大禅师足迹遍大千,
百劫众生缘。
西方刹证得千手眼,
华严地立下十大愿,
兜率天往返弥勒殿。
乾坤掌中观,
日月一肩担。
佛对烦恼人讲解脱法,普通人由此生信,也容易由此生执。对于菩萨道行者来说,承担就是解脱。小承担小解脱,大承担大解脱。
地藏菩萨、普贤菩萨等都是示现大承担、大解脱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众生无尽,我愿无尽;尽未来际,不离世间,不舍众生。大菩萨的究竟解脱境界不是凡夫和二乘人所能揣度的。
当下全体承担,即是即身成佛,不历僧祇。
求脱者执空,
求福者执有,
大禅师说法不用口,
逍遥世间走。
坦坦然心空不知愁,
荡荡然无病自长寿,
悠悠然赤脚亦风流。
该隐身隐身,
该出手出手。
佛经为什么多强调空性,讲求解脱?乃是由于这世间人都执着所谓看得见摸得着的有。世间人都是求福者,岂不知都被六根六识给骗了。
可是如果我们执着于空,执着于解脱,又是一种偏差。入世者著有见,有见是凡夫见;出世者著空见,空见是二乘见。不出不入才是究竟圆满中道了义的佛见,但这个不出不入说出来就不是了。中道何曾道,佛见何曾见?
真解脱者,解脱分别也,解脱知见也。
不堕分别知见,便廓然无圣无凡,无缚无脱,是也是,不是也是,怎么都是。
堕于分别知见,便炽然有我也有法,有垢也有净,不是自不是,是也不是,怎么都不是。
牛羊吃青草,
枯木不生芽,
大禅师尽讲实在话,
老子比儿大。
天地间人心最复杂,
无知人偏爱把聪明耍,
曲里拐弯折腾个啥?
有事咱说事,
没事咱喝茶。
佛法说了什么?法就是几句大实话,告诉我们生命宇宙的真相,就是这样,没必要七想八想。
庭前有柏树,柏树下掉了些柏树子,这就是庭前柏树子,不是别的什么东西,也不必期待它变成舍利子。
来过没有?来过?吃茶去。来过没有?没来过?吃茶去。有人起了分别,便问:为什么来过吃茶,没来过也吃茶?废什么话?你老兄也吃茶去!
你被噎住了,分别心起不来了,多少天行不知行,坐不知坐,思维断了。啪!你开悟了。原来佛法无多子。就这么简单。
那是你的柏子熟了,老僧依然吃茶。
第4泡
《大禅师》尾页
日月两盏灯,
人间一局棋,
大禅师冷眼观仔细,
当局者常迷。
兵卒身后无退地,
好马难保不失蹄,
将帅临难找不到西。
凡夫输不起,
出局为上计。
今儿
这茶
客官
感觉
如何
吃茶去!
意犹未尽?
您莫急
今儿
这茶
酌料
请各位
品鉴
补山老人过往及近期作品
是,就这样。
《文竹茶話》
作者:趙文竹老師(補山老人、悟證法師)
作者简介(Abouttheauthor)
赵文竹,艺名补山老人。年出生,少年失学,自学成家,青年时即以独创之玻璃画、水泥画闻名于世。不惑之年,夙愿所感,偶逢佛经,起大疑情,遂尽弃世业,退隐深山,依经参禅,朝夕精进,凡经二十余载,期间顿悟初心,境界大开,诗文书画,信手拈来,坊间呼为神品,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凤凰电视台、《人民政协报》等国内外媒体作过大量报道,出版有《旁观者》、《圣人不折腾》《汉字禅解》等数十部禅艺专著,其禅艺书画被大量复制,广传于世。年,礼福建仙游海霖寺理文老和尚披剃出家,法名悟证。出家后仍以艺术、文章等形式弘法利生,随缘度众。
郑重声明:
《文竹茶话》作品版权所属:属于原作者赵文竹老师及其授权相关机构人等,且内容源于赵文竹老师本人公开发表之刊物书籍,实乃赵文竹老师书籍文字内容真实呈现,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