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咋治白颠疯 http://m.39.net/pf/a_4947138.html
惊蛰之后,气温回升,昆虫萌动。
能量迸发的时节到了!
期待已久的春天真的来了!
春归大地,万物复苏,阳气开始升发,
大自然一片欣欣向荣。
如此美丽的春天,
我们应怎样"天人合一"呢?
接下来,邀您欣赏各地的春景
跟崔博士聊聊春天的顺时养生~
崔常香
???湖北中医药大学
针灸学博士
???医院
中医科主治中医师
中医认为春天五行属木,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属是木性,因而春气通肝。
春气内应肝,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也精神焕发。
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肝阳旺盛,易导致高血压、眩晕、肝炎等疾病。
肝气旺盛也使得人的精神情绪随之高昂亢进,使原有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疾患的人易因天气的变化而出现激愤、骚动、暴怒、吵闹等状态。
春季养肝得法,顺应天时变化,对自己的日常饮食起居及精神摄养进行相应调整,将带来整年的健康安寿。
春天有哪些气候特征?我们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春季多风,风邪是春季疾病外感因素的主要因素。
它可能引发各种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如感冒、白喉、猩红热、麻疹、流脑、水痘、扁桃体炎、肺炎等。
春季养生是一种养生活动,人体阳气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
因此要注意保卫体内的阳气,凡有损阳气的情况都应避免。
春季运动强身健体,应遵循养阳防风的原则。
春天是自然界万物复苏的季节。
人们也要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早睡早起,起床后要全身放松,在庭院中悠闲地散步以舒畅自己的情志。
人们从冬季已经习惯了的"早睡晚起",过渡到春季的"晚睡早起"要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不要太急于转变,而要顺应自然界的昼夜时间变化而逐步转变自己的睡眠习惯。
睡眠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成年人每天8小时,中学生8~9小时,小学生9~10小时。
当然,时间也要因人而异。
晨起最好用冷水洗脸,以刺激皮肤和大脑,使之尽快适应春季的血液循环变化。
经常按摩太阳穴、晒晒太阳亦有益于解除春困。
当出现困倦时,可利用音响、触碰等,给自己一定的刺激,这样能改变人体内在节奏,使大脑中枢神经迅速进入清醒状态,从而使困倦得以消除。
运动可改善人体的代谢过程,增强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对中枢神经等系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所以,春季应多运动,如登山、郊游、散步等。
春季的运动养生保健是恢复身体"元气"的最佳时节。
由于寒冷的冬季限制人们的运动锻炼,使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和内脏器官的功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弱,特别是全身的肌肉和韧带,更需要锻炼以增强其运动功能。
春季人们应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体操、太极拳等,保持体内的生机,增强免疫力与抗病能力。
不过,春天的气候呈现温差大、风大的特点,要注意防风御寒,因此在遇到强风时要适当地减少外出锻炼,以免风大伤肝。
春季是冬夏转换交替的季节,冷暖气流时有互相交争,时寒时暖,乍阴乍晴,天气变化无常。
气候的不稳定,使对气候敏感的人有诸多不适应,对此,敏感之人要注意起居调摄。
外界气候变化对人体气血有显著影响:如天寒时气血凝滞沉涩,天热时气血畅通易行。
春天,气候变暖,气血活动也随之加强,人体新陈代谢活跃起来。
这样的变化,健康的人能够很快适应,体弱多病者以及老人和孩子可能没na么快适应,会使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
所以,春季在疾病的防治上要早做准备。
春天应该怎么穿呢?
1.及时添减衣物
春天尽管天气转暖,但是气温变化大,尤其是早晚与中午的温差还相当大,因此,宜穿着方便添减的两件衫。
为了与大地回春的自然美景相映,衣着的颜色宜偏淡色带鲜艳。
2.莫忘"春捂"
严寒的冬季,各种保暖措施的完备,使人的耐寒能力下降。
春暖花开,过早过快地减少衣物,一旦寒气袭来,会使血管痉挛,血流阻力增大,影响机体功能,造成各种疾病。
所以"春捂"习惯要保持,衣服逐渐减少,注意下身的保暖,体质虚弱的人还要特别注意背部保暖。
3.衣着宜宽松
一些年轻女孩为追求曲线美过早卸去厚重的冬衣,而穿起紧身衣裤,其实这很不利于健康。
因为女性的阴道常分泌一种酸性液体,使外阴保持湿润,有防止细菌侵入和杀灭细菌的作用,若裤子穿得过紧,就不利阴部湿气蒸发。
长时间过热过湿的环境,为细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容易引起炎症。
宽松舒展的服饰主要包括"V"字型服装、夹克衫、运动装和猎装,要力求穿着轻松、自由。
中医认为"阳气者,卫外而为",即指阳气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可使人体坚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
春天在饮食方面,要遵照《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补养阳"的原则,宜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增强人体抵抗力,抵御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亦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
春天时人体阳气充实于体表,而体内阳气都显得不足,因此在饮食上应多吃点培补肾阳的东西。
像葱、蒜、韭菜等都是适合春天吃的养阳佳品。
春季宜吃甜品食物,以健脾胃之气,如大枣,性味平和,可以滋养血脉,强健脾胃,既可生吃,亦可做枣粥、枣糕,以及枣米饭。
适当多喝点粥,如鸡肝粳米粥、韭菜粳米粥、猪肝粳米粥等。
普通健康人群不主张大量的进补。
身体特别虚弱的人可以适量食用海参、冬虫夏草等补品。
春天喝汤,可以用红胡萝卜、白萝卜、海带、冬瓜、番茄、春笋为主料,配上鸡肝、猪肝、瘦肉丝等,以清淡、味鲜为宜。
多吃时令的蔬菜水果,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说要“食岁谷”,意思就是要吃时令食物。像荠菜、马齿苋、蒲公英、车前草、榆钱、竹笋、香椿芽等,这些春天就可以多吃点。
中医理论认为肝属木,与春相应,生理特性"喜条达而恶抑郁",故有"大怒伤肝"之说。
保健重点是保持自己的心情舒畅,努力做到不着急、不生气、不发怒,以保证肝的舒畅条达。
有肝脏疾患的人,要做到心宽、心静。
在繁忙浮躁和充满诱惑的尘世纷扰下,要做到"恬然不动其心",就能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防止心理疾病的发生。
家居绿化也是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民间素有"树木花草栽庭院,空气新鲜人舒展"的说法。
家居绿化的重点是阳台。在阳台上种些花卉,摆上盆景,可美化环境,又对人体健康有好处。
如果阳台面积较大,可以用花盆种植攀缘类植物,如牵牛花、茑萝等。
在室内,可栽种能净化空气的花,如吊兰、米兰、月季、文竹等。
居室要经常开窗,保持空气新鲜、流通。
希望您度过一个美好的春天!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