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方制白癜风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197040.html
丰子恺
(.11.9-.9.15)
Zikai·Feng(FONG,TSEKA)
丰润丰仁丰仍丰子觊
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
音乐教育家漫画家翻译家
书法家
现代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
音乐教育家、漫画家、书法家和翻译家
丰子恺者,本名丰润,字子恺
浙江崇德石门湾人也
光绪二十四年生,有六姊
他的母亲将他生下来后
由于父母亲十分喜爱他,取小名“慈玉”
他在家乡念小学时
有一次,乡下要搞什么选举
小学老师说,乡下人文化低,笔画多的字不好写
为日后考虑,名字应尽量用笔画少的字
因此,“润”字改为“仁’字
老师说,浙江读音“仁”与“润”差不多
“仁”在意义上与“慈玉”的“慈”接近
因此,他的名字就叫“丰仁”了
他就以这个名字进入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
师从李叔同学音乐、绘画,从夏丏尊学国文
毕业,与刘质平、吴梦非、刘海粟、姜丹书创中华美育会
办《美育》杂志
又与质平等创办上海艺术专科学校,教西洋美术
在第一师范时
他因善于写文章,国文常得第一名
很受国文老师单不庵的器重
单不庵觉得在“丰仁”这个单名之外应该有一个双名
而“慈玉”是小名,应另取一个名字
因此单不庵就给他取了“子顗”
后改为“子恺”(“恺”与“顗”同,均为安乐意)
从此,他就取名叫“丰子恺”了
后来写文、作画均用此名
丰子恺在早期作画时,曾用TK署名
那是“子恺”二字的英文拼写缩写
当时的子读作”TSU“
丰子恺自幼爱好美术
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从李叔同学习绘画和音乐
另一位对他有较大影响的老师则是夏丏尊
他称李叔同对他的教育方式为“爸爸般的教育”
而夏丏尊老师的则为“妈妈般的教育”
这两位老师,尤其是李叔同,对他的一生影响甚大
与同学组织桐荫画会
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
后丰子恺曾作文《怀念李叔同先生》以纪念恩师
师范学校毕业后
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
并任图画教师
东渡日本短期考察
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
回国到浙江上虞春晖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
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
回国后从事美术、音乐教学
曾任上海开明书店编辑、上海大学
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美术教授
同时进行绘画、文学创作和文学、艺术方面的编译工作
与友人创办立达学院
抗战期间,辗转于西南各地
在一些大专院校执教
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
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成立立达学会
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铎、胡愈之等人
任教职于上海艺术大学
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
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
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
编成《漫画日本侵华史》出版
任浙江大学讲师、副教授
任重庆国立艺专教授兼教务主任
结束教学生涯,专门从事绘画和写作
陆续译著出版《音乐的常识》《音乐入门》
《近世十大音乐家》《孩子们的音乐》等
面向中小学生和普通音乐爱好者的通俗读物
为现代音乐知识的普及作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返上海
出版画册《子恺漫画选》
历任上海文史馆馆员
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
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上海市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
上海市文联副主席、全国政协委员
上海中国画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
上海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等
工绘画、书法,亦擅散文创作及文学翻译
丰子恺,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漫画家,散文家
他的绘画,文章在几十年沧桑风雨中保持一贯的风格:
雍容恬静,其漫画更是脍炙人口
丰先生作品流传极广,失散也很多
就是结集出版的五十余种画册也大多绝迹于市场
给读者带来极大遗憾
在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漫画恐怕是最为著名的了
往往是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一个意境
比如《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几个茶杯,一卷帘笼,便是十分心情
丰先生的许多漫画,都是以儿童作为题材的
例如《阿宝赤膊》《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
和《会议》《我的儿子》
读丰先生的儿童漫画
让我们这些所谓的成人都觉得惭愧
什么时候,我们这个世界,能少一些欺诈
多一些执着,多一些自然,多一些淡泊
阿宝赤膊
你给我削瓜,我给你打扇
会议
爸爸回来了
卖品
早在二十年代他就出版了
《艺术概论》《音乐入门》《西洋名画巡礼》
《丰子恺文集》《丰子恺散文集》等著作
他一生出版的著作达多部
丰子恺的散文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也有较大的影响
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辞缘缘堂》
《缘缘堂再笔》《告缘缘堂在天之灵》
《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
《率真集》《护生画集》(共9部)等
《白鹅》被编入初中一年级、四年级课文
《竹影》被编入初中一年级课文
《手指》被编为初中、小学六年级课程
这些作品除一部分艺术评论以外
大都是叙述他自己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
人道是丰子恺有一副菩萨心肠,这话可不假
丰子恺是笃信佛教的,他是一位虔诚的居士
一生都苦口婆心地劝人们护生戒杀
丰子恺为什么笃信佛教呢?
他既是受了弘一法师的影响
而更主要的是受了父亲的熏陶
在作为佛教居士之后,更加爱好放生
他绘有《护生画集》六集,流传于世
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相传是释迦牟尼诞生日
佛教徒习惯在这一天放生
丰子恺在每年这一天,买来螺狮蚬蚌鱼虾
带领子女一同去放生,就是平日,也不时亲自放生
护生画集部分
丰子恺爱子女是众所周知的
他的许多漫画作品直接就以他的子女作描绘的对象
比如《瞻瞻的车》画的是他的长子
《阿宝赤膊》描的是他的长女
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丰子恺自然也知道真正爱孩子是要让他们受教育
所以,他对孩子的读书学习极其重视
丰子恺爱子女,而他的子女也十分争气
他的3子4女中,皆学有所成:
长子丰华瞻攻比较诗学,现任上海复旦大学的教授
次子丰元草长期从事音乐出版,任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
幼子丰新枚通数国语言,任海外专利代表
长女丰陈宝,中外文水平具佳,曾任上海译文出版社编辑
次女丰宛音多年从教,长期供职中学
幼女丰一吟多才多艺,文学、书画、翻译兼通
曾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另有一女丰宁欣,虽非亲生,但丰子恺视同己出
此女亦曾在杭州大学数学系任副教授
一片片的落英
都含蓄着人间的情味
——俞平伯评丰子恺
与那些假、大、空的书法相比
他更注重的是小、巧、精、秀、拙
表现出书法创作中的抒写真情、真趣
若孩童般的天真、自然
作品图中如“誉、唯、仁”等字的处理
既天真活泼,又不失古法
他把六朝人的经体书法及北魏墓志书法写活了
在运笔中,渗入行书、小草
尤其是章草笔法的自然流露
使原本明显有楷化倾向的笔画顿然生出映带、简化
平易而明快,充满了音乐的节律
简直如跳动的泉水,叮咚而下,令人称奇
书风“尚质”“崇妍”
书法,粗略地分,大致有两种风格
一种“尚质”为主,另一种“崇妍”为主
前者追求质朴自然之美,富有“拙”趣
后者追求妍媚之美,富有“逸”趣
右军以下,尚妍为主
清代提倡碑学,尚质之风悄然兴起
其实,质与妍
好比男子汉大丈夫与婵娟美女,是不同之美
学书之人,当顺自己之气质
导自己之性情而追求之
丰子恺先生的书法是顺本身之气质
舒自己之性情,故而味道隽永,绝无矫揉造作之态
“质”并非野辣、霸悍、粗厉、强横
“妍”也非媚俗、轻佻、甜邪、纤弱
书法的风格尽管有质、妍之分
但大手笔往往质中有妍或妍中有质
并非单一的质或妍,这正如“真汉子未必无柔情”
而丰子恺先生的书法是质中有妍,以魏书为质,故而沉着
取章草、小草之妍,故而多情趣
绍兴兰亭书会会长沈定庵先生曾经著文
表示了他的看法:
“丰先生的书法,一如其漫画和行文
风格独特,富有创造性
试以丰先生和别人的字幅并陈一起
读者无需细察
即能辨认出丰先生的庐山真面目来”
沈定庵先生是从风神上界定了
丰子恺先生书法的特色和地位
十年浩劫期间
丰子恺被林彪、‘四人帮’加上莫须有罪名
遭到残酷迫害,身心备受摧残
初他患重病,卧病半年
病愈后,他不顾林彪、‘四人帮’的迫害
仍坚持作画,并从事翻译
但由于长期受折磨,患了肺癌
9月15日,丰子恺在阴霾蔽日的情况下含恨长逝
可怜一片无暇玉,误落风尘花草中
羡他村落无盐女,不宠无惊过一生
丰子恺
妙语佳作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如此,安好!
深谋若谷,深交若水。深明大义,深悉小节。已然,静舒!
善宽以怀,善感以恩。善博以浪,善精以业。这般,最佳!
勿感于时,勿伤于怀。勿耽美色,勿沉虚妄。从今,进取!
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不宠无惊过一生》
全为实利打算,换言之,就是只要全家
充其极端,做人全无感情,全无义气,全无趣味
而人就变成枯燥、死板、冷酷、无情的一种动物
这就不是“生活”,而仅是一种“生存”了
有些动物主要是皮值钱,譬如狐狸
有些动物主要是肉值钱,譬如牛
有些动物主要是骨头值钱,譬如人
有为有不为,知足知不足
锐气藏于胸,和气浮于面
才气见于事,义气施于人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
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虚心的人用文凭来鞭策自己
心虚的人用文凭来炫耀自己
走正确的路,放无心的手
结有道之朋,断无义之友
饮清净之茶,戒色花之酒
开方便之门,闭是非之口
青春是多么可爱的一个名词!
自古以来的人都赞美它
希望它长在人间
你住几层楼?——
“人生有三层楼:
第一层是物质生活
第二层是精神生活
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藏书如山积,读书如水流
山形有限度,水流无时休
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
钱钟书对应:目光放远,万事皆悲
有人帮你,是你的幸运
无人帮你,是公正的命运
没有人该为你做什么
因为生命是你自己的
你得为自己负责
由预想进行于实行,由希望变为成功
原是人生事业展进的正道
凡事顺其自然;遇事处之泰然
得意之时淡然;失意之时坦然
艰辛曲折必然;历尽沧桑悟然
这个世界不是有钱人的世界
也不是无钱人的世界
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我的孩子们!
我憧憬于你们的生活,每天不止一次!
我想委曲地说出来,使你们自己晓得
可惜到你们懂得我的话的时候
你们将不复是可以使我憧憬的人了
这是何等可悲哀的事啊!
但是你们的黄金时代有限
现实终于要暴露的
这是我经验过来的情形
也是大人们谁也经验过来的情形
我眼看见儿时伴侣中的英雄、好汉
一个个退缩、顺从、妥协、屈服起来
到象绵羊的地步
我自己也是如此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你们不久也要走这条路呢!”
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
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
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
你若成长,事事可成长
不是世界选择了你,是你选择了这个世界
既然无处可躲,不如傻乐
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
既然没有净土,不如静心
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豁然开朗》
藏书如山积,读书如水流
山形有限度,水流无时休
哭的时候用全力去哭
笑的时候用全力去笑
一切游戏都甩全力去干
——《谈自己的画》
正当的游玩
是辛苦的安慰,是工作的预备
我的生活全部沉浸在“时间”的急流中
跟了它流下去
没有抬起头来望望这急流的前后的光景的能力
——《缘缘堂随笔》
或者有人笑我故意向未练的孩子们的空想界中
找求荒唐的乌托邦
以为逃避现实之所
但我也可笑他们的屈服于现实
忘却人类的本性
——《谈自己的画》
在我们以前
“人生”已被反复了数千万遍
都像昙花泡影地倏现倏灭
大家一面明明知道自己也是如此
一面却又置若不知,毫不怀疑地热心做人
——《晨梦》
使人生圆滑进行的微妙的要素,莫如“渐”
造物主骗人的手段,也莫如“渐”
在不知不觉之中
天真烂漫的孩子“渐渐”变成野心勃勃的青年
慷慨豪侠的青年“渐渐”变成冷酷的成人
血气旺盛的成人“渐渐”变成顽固的老头子
因为其变更是渐进的
一年一年地、一月一月地、一日一日地
一时一时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渐进
犹如从斜度极缓的长远的山坡上走下来
使人不察其递降的痕迹
不见其各阶段的境界
而似乎觉得常在同样的地位,恒久不变
又无时不有生的意趣与价值
于是人生就被确实肯定,而圆滑进行了
——《丰子恺散文》
山水间的生活
因为需要不便而菜根更香,豆腐更肥
因为寂寥而邻人更亲
——《给我的孩子们》
然人类中也有几个能胜任百年的或千古的寿命的人
那是“大人格”,“大人生”
他们能不为“渐”所迷,不为造物所欺
而收缩无限的时间并空间于方寸的心中
故佛家能纳须弥于芥子
中国古诗人(白居易)说:
“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英国诗人(Blake)也说:
“一粒沙里见世界,一朵花里见天国
手掌里盛住无限,一刹那便是永劫”
——《丰子恺散文》
“美”都是“神”的手所造的
假手于“神”而造美的,是艺术家
——《丰子恺散文》
夜本来是一日的最深沉的
最幽邃的一部分
就是一日的神秘的时间
又可说是人的退省时间
——《青年与自然》
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则
造物主的微妙的功夫!
阴阳潜移,春秋代序
以及物类的衰荣生杀,无不暗合于这法则
由萌芽的春“渐渐”变成绿阴的夏
由凋零的秋“渐渐”变成枯寂的冬
我们虽已经历数十寒暑
但在围炉拥衾的冬夜
仍是难于想象饮冰挥扇的夏日的心情
反之亦然
——《丰子恺散文》
一粒沙里看出世界
一朵野花里见天国
在你掌中盛住无限
一时间里便是永结
——《渐》
人生随处皆不满
欲图解脱,唯于艺术中求之
——《给我的孩子们》
素材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鸟人与鱼整理编辑
推荐好物:
一口入魂,月销百万!清华女学霸巴黎蓝带学厨,千元1公斤食材做甜品,吃过的都沉醉了!
?点击进入美好生活。
文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