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竹 >> 文竹价格 >> 亲近杨柳

亲近杨柳

来到白马湖,已然十多个冬夏。这些年,容颜在春晖中渐渐沧桑,生命在湖风中慢慢沉淀。

值得欢喜的是,在湖畔这些年,我安静地享受着一种纯粹的教育,它属于我,可以说是追随我心,更饱含理想,能忆起很多故事。在这个相对清静、环境清幽的春晖园,我的从心逐渐由功利和急躁,回归安然。更加幸运的是,因为无数次地在白马湖畔行走,很多脚印印着先贤的足迹,心灵深处的某些情怀逐渐被点燃、被唤醒,这种感觉,缺失了这种氛围,是万万无法这么深刻的。

所以,对下一段年华的期许,多了温暖。

湖畔行走的脚步,常常会在一座座平房前恭敬地停驻、流连,小杨柳屋的门檐下,我的心灵会随着脚步变得特别兴奋和可爱。因为,这里原先的主人,是丰子恺,一位集诸多艺术才情的有情趣的先生。

丰之恺先生曾说过“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还说,“所谓艺术的生活,就是把创作艺术、鉴赏艺术的态度来应用在人生中,即教人在日常生活中看出艺术的情味来。对于一朵花,不专念其为果实的原因;对于一片风景,不专念其为某县某村的郊区;对于一只苹果,不专念其为几个铜板一只的水果。这样,我们眼前的世界就广大而美丽了……我们的生活就处处滋润了。一茶一饭,我们都能尝到其真味;一草一木,我们都能领略其真趣;一举一动,我们都能感到其温暖的人生情味。艺术教育,就是授人以这副眼睛,教人以这种看法。”

想来,丰子恺先生是十分在乎生活与艺术的融合,十分擅长在一花一草一茶一果一云一月之间,感悟禅意,点亮心灯。无数次被津津乐道的“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这幅漫画,是一种多么令人向往的生命大境,画里画外,人生滋味,在一笔一画之间,勾勒得如此灵动,如此诗化。生活需要情趣,对于崇尚心灵自由和情绪舒畅的艺术家,尤其如此。

想起教材中的一篇课文《竹影》,叙写丰子恺小时候与小伙伴一起,在月光下描竹影动人情景,文中的父亲用极高的学养和慧心,在平常小事间引导孩子感悟艺术真谛,真是一位教育家。因为上课机缘,我对文本和丰子恺本人有了更多的理解,由此体会到“生活情趣”与“生命质量”有着绝对的正比关系。后来,我还专门写文记录这次学习历程,我发现,探寻教学主旨的过程变成了探寻自我精神归属、生命等级的旅程。

生命,的确应该寻找到适合安栖的方式。

很多慕名而来的访客,不解小屋名称为何叫小杨柳屋,但只要一读这段文字,都能恍然大悟。

“它长得很快,而且很高;但是越长得高,越垂得低。千万条陌头细柳,条条不忘记根本,常常俯首顾着下面,时时借了春风之力而向处在泥土中的根本拜舞,或者和他亲吻,好象一群活泼的孩子环绕着他们的慈母而游戏,而时时依傍到慈母的身旁去,或者扑进慈母的怀里去,使人见了觉得非常可爱。”于是,湖畔平居就有了一个朴素而诗意的名字,小杨柳屋。

小屋至今犹完好地保存着,它静静地守在湖边,穿过历史的风雨,在一个个春天里,看湖畔杨柳吐芽抽枝,偶尔春风拂过,柳叶间洒下一片春晖。

是的,做人该学杨柳,谦和为本。

白马湖畔小杨柳屋

丰子恺第一幅公开发表的作品

郑国民

感谢你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wenzhue.com/wzjg/79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