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NEWS
一起欣赏
1.汉字养了我的眼
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
——题记
汉字,是中华文化之基,是民族精神之魂,它见证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沧桑巨变,是我国文化园圃中一朵香远益清的白莲,在一横一竖,一撇一捺之间,它不仅养了我的眼,更浸润了我的心。
从年幼懵懂之时,我家中的墨香就未曾中断过。爷爷擅长书法,每逢春节前后,他总是拿着毛笔,到社区给邻居们送春联。看着爷爷用一根普普通通的毛笔,在一张纸上随心一写,就写出了一个个秀丽的汉字,我便不由自主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请求爷爷教我写字。从此,便开始了学习书法的旅途。
我经常临摹古人的字。我欣赏柳公权的《神策军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甲骨质朴,古雅自然;篆书隶书,古色古香;楷书端正,一丝不苟;草书奔放,笔走龙蛇;行书流畅,行云流水;字音通意,和谐统一;唱而成声,声声凯歌;写而成篇,篇篇华章。我常常为其中那一个个古色古香的汉字而陶醉,汉字为我的眼睛带来了美的享受。
写字的过程,是养眼,更是养心。我站在书桌之前,执起一支狼毫笔,在墨砚中吸足了墨汁,就开始写字。我知道即使是一个普通的“一”字,要写好也绝非易事。我先从左逆锋出笔,屏住呼吸,向右折笔,慢慢划过。一横长度刚好,我顿笔出锋,继而收笔,纸上就出现了一个端庄的“一”字。心无杂念,字才能写好。
从欣赏品味到执笔书写,我愈发感受到汉字带来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力量。汉字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闪现出旖旎的风景;又像山巅上饱经沧桑的一棵古树,展现着坚韧的力量。尽管汉字如此博大精深,但在当下社会,却很少有人去发掘、品味它的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而我将尽我的绵薄之力,去传承它发扬它,使其养更多人的眼,浸润更多人的心!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结构清晰,行为层层递进,从幼时学字的懵懂,到少时写字的投入,但对书法的认识还流于表面,到最后从中发掘到汉字中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力量,又升华到传统文化的高度,既表达了对书法艺术逐渐淡化的忧思,又表达了自己将继续传承发扬的信念,无论从立意、结构还是语言上,都是一篇考场佳作。
2.你拨动了我的心弦
你就在那里,于默默伫立之时使我为之惊叹,于枝枝叶叶之中使我感慨万千,于无声无息之中拨动了我的心弦,在我的心里留下了一首关于你的曲调,最美的曲调。
临近考试的周末,我被那枯燥无味的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抬头看看时间,一上午又过去了,我很无奈。就在这时,我无意之中瞥见了门口的那盆文竹,在角落里绽出了绿意,从前被我忽略无视的文竹,现已深深吸引住我,我不禁前去仔细观看。
那一片片米粒状的碧绿叶儿勾起了我的回忆:父亲刚将文竹带回家时,它是干瘦孱弱的盆,精细的单株上没有几粒碎叶,颤颤的,弱弱的,差不多就只剩下了主干。文竹病怏怏的样子,我实在是不喜欢它,可父亲执意要送给我,我只好将它放在角落里,不闻不问。
但是现在,它的样子完全改变了:粗壮的根牢牢地抓住盆子中的泥土,挺拔的枝叶长得万分茂盛,明亮的绿色惹人喜爱,郁郁葱葱,叶与叶交织在一起如同一张网,编织出一片绿意。竹叶大小不一,颜色上浅下深,好似翠绿色沉淀下来一般,充满了生机和活力。我竟然还看到了文竹上面的小花儿!五片白色的小花瓣中间是极其细小的花蕊,淡淡的黄色,不过分张扬,自带韵味,蕴含着文艺气息。一缕阳光穿过缝隙正好照在文竹身上,它像是雾气中弥漫的一幅画,梦幻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它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蕴含着巨大能量的气息。
我突然觉得心中好似被这股力量震撼到了,我开始对这弱不禁风的小生命另眼相看,它拔动了我的心弦!
文竹在我冷眼相待、不闻不问之中坚定着它的信念,如同一个坚忍的君子一般,不停地攀,细瘦的身体中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不拼不搏的人生则亳无意义,文竹选择了迎着困难重重的挑战,迎着无人